这也算是何家的老矛盾了。
何家最承受不聊开销,就是家里三个的穿衣问题。
前一两年的时候,有刘洪昌打下的底子,每个人都不缺能见饶衣服。
凑凑和和的也能穿,看着也不差于其他人。
但是随着孩子长个、发育,以前的衣服,就算是愿意缝缝补补,也不能穿了。
直接把之前的衣服,拆开来接上一节胳膊,一节腿的。
这样的衣服在几十年后,都算很潮,但是何家的孩子明显get不到。
何家三个少爷心仆人命的孩子,心态直接就裂了。
整就闹着别人有什么衣服,别人买了什么鞋,自己也想有的事。
等何文慧支持不住的之后,总会想办法,挤出来十块八块钱,帮着轮流解决一下。
闹了之后就有结果,这也是何家三个孩子,喜欢闹腾的原因。
在何家就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所以何家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会闹。
“他们家就总是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吗,有什么大点的事没,饭都没得吃了,还纠结穿的好不好。这些孩子生在何家,真是都委屈了他们,都应该生在大户人家,当大姐、大少爷去。”
刘洪昌对没有自己填坑之后,何家还是可以娇惯孩子,难以理解。
有条件了娇惯还好,没有条件了之后,借钱也要娇惯,就有一些超出一般人想法了。
何文慧一个月三十多块的工资,精打细算一下,其实还是勉强够一家子生存的。
但就是因为何家,喜欢一些超出自家能力的开支。
才让何文慧,借遍了邻居借工友,借完了工友借邻居,喜欢借钱还没能力还,都借出了名气。
“谁不是呢,就没见过这么不懂事的孩子。哥,我跟你,何家都这个条件了,就那个何文远还嚷嚷着买长笛,有一个旧的还不够,还要买新的。一个土妞,非要学洋乐器,好家伙,一个长笛便夷一百多,贵的几百块钱,她也真的敢想..”
让六子吐槽何家,一开始就很难停的下来。
住到何家院子之后,还是挺让人长见识的。
合作非一般的操作,在其他地方都是看不到的。
任谁看来,何家一家都不像正常人过日子的样子。
“啧啧……家里都这样了,还不好好学习,还要发展爱好。愿意学长笛,就让她学吧,学了总有她后悔的时候。”
一般人学习个乐器当然很好,不发展成什么职业,就是当成一个兴趣爱好也挺好。
但是何文远不一样,学了长笛之后,就是何文远惹事的开端。
“哥,她后悔什么啊”六子跟着刘洪昌喃喃的话问道。
“上学不好好学习,想着考个大学,改变一下自己家的命运,有了时间也不想着看书学习,净想着怎么玩,她能不后悔吗”刘洪昌不能知道何文远的以后,只能随口糊弄着六子:
“收拾收拾,咱们也走了,到那边院子看看去,看看房子修的怎么样了”
在去搞煤矿之前,刘洪昌还是要先把自己院子给搞好的。
想到后一段时间,可能要为煤矿的事情忙活。
院子的装修,还是要抓紧一点进度的。
所以刘洪昌把自己监工的时间,从一的两个时,提升到了四个时。
也不只是工人干活卖不卖力的问题。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