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剩下的一亩……,他现在又没有种地的能力,还得把剩下的一亩地租出去,又有多少人肯租一亩地?又能收回多少钱?
算来算去不上算啊。
真不如一起都卖掉啊。
仙去的爹娘尽给他出难题……
要不他今晚做梦时好好给爹娘解说解说卖地更划算?可他在梦中不由他啊,往往嘴瓢得说不出话来……
将来等他有钱了,他完全可以再买几亩地甚至十几亩地回来的。
土地真的是这个时代最值钱的固定资产了。
那么多“走西口”的人涌进来,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全系在土地上。
少数精明强干又运气好的靠租种土地渐渐致富,连续买地开地发展成为地主。
热河出来的王来春就是这类人的偶像,其人精明强干,会堪舆术,会设计挖渠路线,会走旗府王爷们的关系,能组织起护田势力,最终发展成为今天河套地区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大财主。
但这种发展成地主的人只是极少数,王来春更是只有一个。
更多走西口的流入人口成为了佃户或者长工,也有的成为每年往返家乡和河套地区的流动租种户,过着吃不饱饿不死的生活。
当然,极少数的流民就流窜作案成为了土匪,或者死于混乱世道中……
但这些人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逃荒难民还是勤劳善良的,整个河套地区因为这些逃荒难民的涌入持续地进行着田地大开发。
官府开发出自己的田地来了,旗府王爷们开发出自己的田地来了,洋人教堂开发出田地来了,大地主开发出自己的田地来了……
成片成片的田地都有专人打理,耕地附近设立牛犋伙房,或者分片租给流民们租种,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的自然村落。
但因为水渠有限和土匪扰乱,河套更多的土地还是没有被开发出来,大片大片的荒野牧场随处可见。
所以机会还有的是。
如果足够有本事,那是可以成为大财主的,娶一妻二妾……
啪!
张起峻兜手给了自个儿一耳光,特么的饭还吃不饱准备卖地呢,就开始想入非非了,真一个贱骨头……
男人的这根筋太特么容易主导大脑的思维了……
嚓,嚓,嚓……
张起峻早上起来再次往镇中心走着,心中对借钱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是要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重新多次认知一下这个镇子,以及这个镇子上的形形色色的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