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刘家医馆,张起峻就去明道团馆了。
明道团馆就在镇中心靠东一点的位置上,距离洋人教堂不远,距离镇顶东稍的他家也没有多远,过去他经常来这边溜达偷听的,所以对这边很熟悉。
明道团馆的学馆布置有些类似于后世六七十年代的乡下小学了,只是规模自然小得多。
一圈一人高的土坯墙围着三排砖混土坯房,共十二间房。
其中四间房是教室,每间平时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学生,人数最多时,总共也没有四十名学生。
但还必须用四间房来教学,因为要分汉生和蒙生,而汉生和蒙生又分别需要一个蒙馆,一个经馆。
蒙馆招收初入学的学生,主要以识字和习字为主,经馆招收读过蒙馆的学生,主要以背诵诗文和作文为主。
其他房间,一蒙一汉两个塾师就把家安在了这里,占去了两间房做各家的卧室,两间房放各家的杂物并做厨房,合用一间办公室,团馆杂物占了一间房做仓库,其他两间房就基本空置了。
团馆也曾想把空置的两间房租出去,但考虑到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大概当初几家大户人家办这家团馆时也没想到只能招收这么点学生。
这里面其实有大清垮台,世道纷乱,科举制度作废的缘故,普通民众也看不清社会的发展趋势,肯节衣缩食供养子弟读书的人家自然就少了。
另外镇上还有旗府王爷家开的东馆,还有几名塾师自己开的门馆,把有限的一点生源给分流了。
所以这家明道团馆也就只能办成这样了,连塾师都只聘请了一蒙一汉两名。
可这里却是最合适他张起峻学习的地方了。
因为他来这里真正要学的,也只有繁体字、毛笔字和蒙文。
为什么要学蒙文?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