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240章 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

第240章 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清政府内外依然认为华夏文明是最优秀的,敌夷是没有文化的,学习西方就是溃夷夏之防。”

“即便是这样一个能臣,当他看到洋火轮在长江中逆流飞速前进时,心中仍然会产生对洋人莫可名状的恐惧,很快就在忧惧中病逝了。”

“但在重满抑汉的政治格局中,他们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谨慎,洋务运动的每一项举措都要不断向清廷上奏。”

一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英法联军按在地上摩擦,这个时候才想着变法图强。

“最终,李福斯不得不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了一千五百美元的赔偿金。”

“圆明园建造于雍正、乾隆年间,可以说倾举国之力、呕两代帝王之心血而建成,是雍正这样有才华、有作为的帝王留给后世的伟大遗产。”

“由于普鲁士与丹麦正在欧洲交战,李福斯下令,俘获丹麦商船,作为自己上任途中的战利品。”

“这位颇具胆识远见的清朝官员,正是时任总理大臣的恭亲王奕。”

在内部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下,在外部虎视眈眈的列强打击下,再加上清政府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可想而知,清朝的文明和西方的文明完全不一样,想要那些墨守成规的清朝大臣接受一种全新文明的难度有多么大。

“从北京回来的部队,尤其是法国远征军,无不满载着抢劫到的赃物,返回欧洲。”

“其结局并没有带来清政府所期待的振兴,反而是更彻底的溃败,随后的中华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在以后的近五十年中,载淳和他的继承者并没有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

清朝建造的各种厂让他羡慕不已,给大清纯纯浪费了,给大汉才能物尽其用。

尽管焚毁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圆明园,他这个时代的圆明园还在举全国之力建造中,但依旧让他心情郁结,极度不爽。

要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就可以进行自强运动,说不定就可以抵挡住外国强盗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也就不会遭此劫难。

“洋务运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大员的经营,而每个决策都会面临来自所谓保守派的攻击。”

“整个自强运动的实际操作者是洋务派重臣,而在朝廷层面的领导者却是恭亲王奕。”

“1865年,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设备较精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

“胡林翼,道光年进士,他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功,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被称为中兴名臣。”

“恭亲王奕,身份高贵,为人机敏,勇武有力,作风果断。”

他虽说是大清帝国第一任驻英国公使,但实际上他这个公使驻了好几个欧洲国家。

据他得知,这本书传到了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860年十月七日随后的几天,圆明园内的皇家珍宝被洗劫一空。”

原以为圆明园能成为大清帝国强盛的象征,可不曾想最后的结局只能成为一片废墟。

但可惜的是,当时朝廷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连林则徐提出来这个还受到了批判。

他觉得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大清甚至可以跟西方列强合作。

“位于深圳的招商局博物馆内,记录着在晚清洋务运动中,这家民族工商业先驱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

“虽然所造枪炮在技术上与国外还有近十年的差距,但在中华军事工业近代化的过程中,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作用不容小觑。”

他好心好意的出书,想着让国人多多了解西方的情况,却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让他一直郁闷不已。

不过有些可惜,按照主播所说的,洋务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

就像林则徐和魏源所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睁眼看世界就好了。

“1875年,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有着深厚的个人关系的郭嵩焘,成为了大清帝国第一任驻英国公使,清政府在处理与外国列强的关系方面貌似终于走上正轨。”

“如今毁在了咸丰的手上,愧对先祖的压力可想而知。”

“也在痛定思痛之后,会同大学士桂良、文祥上了一个奏章《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气馁,他更加坚定地要求,解开制造舰船和枪炮的秘诀,以求打破洋人对先进火器技术的垄断。”

“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随清政府以汉制汉的战略原则下,他们三人得以施展拳脚。”

不过一想到等会主播给他准备的海量书籍里面应该有这方面的内容,他这才打消羡慕的念头。

“历史上对他是否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抢掠并没有特别记载,但在一张流传的照片中,他的身旁分明是一件精致昂贵的中国瓷器,而其目光中则流露出一种得意与贪婪。”

“当年,清朝中央困于旧的思维,排斥民间国人办理航运,在航线、停靠等方面设有种种禁令,严重阻碍了沿海航运的发展。”

而是因为没有事情,清政府和欧洲各国家交流极少,也就没有必要在每一个欧洲国家设立大使馆。

“到清朝中期雍正、乾隆时代,圆明园已汇集了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群。”

郭嵩焘郁闷的摇了摇头,一想到大家反对他的著作顿时头疼不已。

“当英法联军蛮横地闯入圆明园的时候,文丰身边只有二十几位手拿传统冷兵器的太监。”

他时常在想,要是洋务运动的时间能够早二十年,说不定又是另一番风景。

况且他看得出来,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1861年,恭亲王奕帮助慈禧发动政变,将咸丰皇帝去世时安排的顾命大臣一网打尽。”

只要西方列强不推翻大清王朝,那他就可以支持用洋枪洋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清政府被外国列强的枪林弹雨打得一败涂地,那个时候清政府就应该求变。

“到甲午战争前,全国各省设立的军工企业已经遍布十八个省,达到三十四家。”

“这些战利品大部分流向了欧洲和美国,仅香港就为购买这些罕见的奢饰品花费了至少一百万英镑。”

“用人体制的弊端和体系性腐败,最终断送了这场自强运动,其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吸取与借鉴。”

“历史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开启了中华文明在近现代意义上第一次自强运动。”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短短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从完全闭塞、对外界没有认知,到造轮船、通电报、修铁路。”

不过老实说,各朝古人对于清政府的迟钝很是无语。

“英法联军攻破首都,迫使皇帝外逃,焚毁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这标志着这个自称世界中心的文明古国遭到无情的羞辱。”

“此时,清政府内部的保守势力依然强大,但支持洋务运动的行列里也有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

“同时,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与天津武备学堂的设立,则成为中华最早培养军事人才的军事院校的前身。”

恭亲王: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地方官,没有中央朝廷的支持,很难推行洋务运动。

“为了富国强兵,各省的大员积极主动更新旧式军制和装备,纷纷兴办制造枪炮的军事工业。”

“在洋务重臣的内部,看待西方文明的态度尚且差异巨大。”

但他更生气的是,爱新觉罗家的不肖子孙没有守护好祖宗的江山,让外国强盗如此糟蹋。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