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的话语,特别具有煽动性。
母亲还在皱眉沉思,婶婶却已经眼泛精光。
原本姑姑的话是对着母亲说的,婶婶之所以更动心,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
我的老叔和婶婶都是教师,只不过不是大知识分子的大学老师。
他们两个在同一所技术学校任职,而学校则是本地劳动局办的。
虽然不是大知识分子,两个人结合也算是知识分子家庭。
此时中央才有一位伟人刚刚讲过话:知识分子的收入太低了。
他们目前的收入虽然还看不出与工人阶级有什么不同,至少在按月足额发放工资这一点上,是任何国营大厂也不敢随便比较的。
如今我们常识中的利税大户是烟草行业,但在那个“恒大烟只看有人抽,不看有人买”的年代,卷烟厂的职工也是人人自危地过着日子。
这样的家庭背景差异,使得母亲和婶婶在看待同一件问题时,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婶婶见母亲没有表态,拉过姑姑地手问道:“有没有什么办法,一次就可以拿出三盒货?”
姑姑的眼睛里燃着一团火,激动得有些难以呼吸。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管进口喷雾剂,摇了摇,倒转过来,对着张开的嘴里就连喷两下。
面色略微有些潮红的姑姑,又在母亲眼前晃悠了一下喷雾剂。
“三嫂子,干了咱们这行,你就不用去医院排队开那七块五的国产气雾剂了。
这进口的玩意一瓶也就大几十块,但是喷一次管用好半天。”
说完,也不等母亲回话,仍旧与婶婶四手相握。
“四嫂子,还是你们知识分子有眼界。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