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是在家里不知道的时候,自己在外面练的。
父母很轻易就接受了这种说辞,但却不是认可了烟酒要从娃娃抓起的理论。
他们认可的是,孩子自己偷着练烟酒,只要不跟家里要钱买就好。
我当然不会额外要钱去买,我原本便酒精过敏,肯定不会跑去喝酒。
至于说抽烟,那其实不贵。
我念的小学,下午放学时间是四点半,而大多数父母下班的时间是五点。
为此,我在上个世纪就享受到了收费的课后服务。
一个月五元辅导费,由班主任带着我们在教室里上自习。
那时的学校还没有小卖部,也没有下午加餐的说法。
学生到了这个时间,往往会有些饥饿。
原本,学生自己回家,或者被有空闲时间的爷爷奶奶接回家,可以在回家的路上买一些小零食吃。
自从开展统一的自习与辅导之后,孩子们由于饥饿,心思根本就不在作业上,全都在窗外的流动摊贩身上。
学校发现了这个现象,几经讨论,决定由班主任在自习课上出售零食。
用如今的眼光回看,学校卖的零食都是健康零食,没有三无的小糖豆或者色素加糖精勾兑的甜水。
只是,在那个年代,除去那些满是科技与狠活的小零食以外,孩子们能吃的零食便不剩什么。
我印象很深的是,老师出售的零食有:一毛钱一块的果丹皮卷;两毛钱一小包的蔬菜小饼干;三毛钱一个的奶油小蛋卷。
就这三种,真材实料,果丹皮的配料只有山楂、苹果、糖,蛋卷也加得是动物奶油。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