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方式则是让江浙一带的各地方大族招工修筑,修好以后工部、户部和皇帝派人下去检查,然后根据底下人上报的耗费结钱。
嗯.......怎么说呢?有点像外包。
不过,江浙地区本地家族的确有相当不错的修筑堤坝的经验,堤坝修的也确实很有效果,至少未来十年左右不需要考虑重新修。
但结果就是,江浙地区本地家族上报的修建耗费远远比工部派人修建耗费的更多。
在修建前工部报上去的预算花费是一百万两,结果修好以后上报耗费了大概三百万两。
这能怎么办?一番扯皮推诿,户部照样得结款。
这笔钱虽然花超支了,但供需关系得捋清楚。
这笔钱,不经过工部的手。
也就是说,供需两方分别是户部和江浙一带的大族。
从来都不是户部欠工部钱财,也不是工部欠江浙大族钱财,而是户部欠江浙大族钱。
而从官和民的关系上讲,户部是官,江浙大族是民,也就是官欠民钱财。
这一来,户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笔账。
毕竟,要是不结账,以后江浙一带出一两个造反之类的事情,统统都可以推到不结账这件事情上,谁也负不了责。
江浙地区的大族赚了大钱高兴了,江浙一带的百姓有了点工钱也高兴了,江浙地区的大官有了政绩也高兴了。
嗯........户部哭惨了。
上报的钱款有水分吗?水分可太大了!
编假账这种事情地方官吏实在太过熟悉,他们从来不直接吃钱,这实在太低端。
地方大族一般是统一口径,将修建工程的物料价格稍微往上提那么一点,工程又大,耗材也多,整体下来吃的钱比直接吃钱贪污还多,偏偏上面人还很难看出问题。
就算是真看出来了,人家也能辩驳。
毕竟,材料耗费这么多,当地的材料不足以支撑修建工程,从其他边远地区运来很合理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