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子台人如其名,在战场上一向以蛮横闻名。
无论敌兵是强是弱,只要有人敢在战场上堵在他前行的道路之上,他便是直接横推而过。
对于蛮子台来说,打仗,便不能坠了威风。只有凭着勇气一往无前,才有可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这样的战法,不一定每仗必胜,却让敌兵未战先惧,轻易不敢与其正面相抗。
但是每战杀敌一千,往往得自损八百。这也让他的队伍,成为战损率最高的一支部队。
因此,铁穆耳每次战时给他的兵马,全是杂兵。就比如这八千六盘山的驻兵。
这些驻兵,一部分是被视为畏兀儿人的唐兀人,大多数还是汉人。
以此告诉他:随便杀,不用关心损耗的问题。
蛮子台只是蛮,却也不傻。
兵马还未离开六盘山,斥候已经撒遍了六盘山以南,西至临洮,东至天水的大片区域。
结合之前收集的一些情报,虽然暂时无法锁定甄鑫的具体位置,但是蛮子台已经基本可以判断出,甄鑫正在撤离西北,甚至很可能已经从汉中撤回江南。
既然如此,蛮子台便直接挥师南下,直指汉中。
哪怕堵不住甄鑫,也当切断日月岛军自江南前往西北的通道。
一万骑兵,甄鑫的确吃不下。
吃不下的东西当然没必要硬吞,否则要么胃胀气,要么肠梗阻。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守住汉中这个关键的中转站,以维持住江南前往西北的商道。
与甄鑫一起坐在汉中城头的,是兴元路总管府的总管班度。
年近五十的班固,据说是班超的后裔子孙。他年轻时最大的心愿,便是如乃祖一般以一己之力凿通西域,并将其地纳入大元国的版图之内。
虽然如今的西域已经算是大元国的辖区,但是甘肃行省最西边沙州路之外,始终处于混乱无治的状态。
遍地是马贼与林立的军阀,以及朝廷兵马常年与窝阔台、察合台两系人马的混战,令普通人根本不敢涉足西域之地。
而仅有的一两条商道,也全被畏兀儿人控制。
这样的西域,依然是属于异族人的西域,而不是班度心目中的西域。
然而年纪愈大,便会离理想愈远。
在班度几乎忘却了这个曾经的理想之时,日月岛却主动上门找他合作,准备开拓西北商路,以此为基础在未来的某一天,凿通西域。
乃至控制西域。
双方一拍即合。
对于班度来说,这自然不是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而是为了他的治下之民。
能成为一路总管的汉人官员,基本都不会缺乏应有的眼光与魄力,他们缺少的是进取的动力与开拓的支持者。
班度顶住了来自行省与大都朝廷的压力,暗中鼎力支持日月岛商队以汉中为中转站,成功地开拓了前往西北的商道。
收获显着。
受粮价波动的影响,陕西行省大部地区今年的税赋至今还未完成缴纳,只有兴元路超额完成,甚至主动翻了一翻。
兴元路由此超过长安所属的奉元路,一跃而成为整个陕西行省实缴税额最高的路级行政机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