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单以文学作品而论,周秉昆更喜欢的是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小说,譬如《绿色信号弹》、《盾与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但这些小说大多是六零年代后期和七零年以后出版的,根本没办法拿出来炫耀。
“宫建设,苏修的书籍你以后要少看。”
一个男青年正气凛然地说道:“以前列宁活着的时候,不止一次要说要把沙俄.侵.占.中国的土地还回来,可在他死后,所有的苏联.领导人都变卦了,避而不谈领.土问题,这是严重的失信行为!”
他转向周秉昆道:“小周,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家伙,是要把自己当枪使吗?
来之能战!
周秉昆不想露怯,更不想让便宜老姐下场为自己找面子,当即说道:“就事论事,我喜欢描写卫国战争时期的小说,宫哥喜欢高尔基的小说,其实这都无所谓,从文学角度上来看,这些作品都有可取之处,我们要用批判的观点审视这些书籍。但是,”
他话风一转,道:“关于领土的问题,其实是我们想的太天真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在我国的近代史上,我们的领土却大多是在谈判桌上失去的,但如果想从别人那里拿回来,同样是需要从战场上得到,嘴皮子要是有用,要拳头干啥?”
“嘿,我觉得秉昆这番话说得有道理。不过各位,扯得是不是有些远了?我们今天要交流的是文学,是小说或者诗歌,不是讨论历史遗留。”蔡晓光大概是觉得开始有烟火味儿在屋里乱蹿了,连忙制止。
“上一次我们拜读了周小弟的诗作,文采风流不逊于秉义兄和周蓉,既然周小弟今天来了,不知道可否留下文宝?”宫建设脸上忽如春风拂过一般,满是笑容,刚才的争执似乎没有发生过似的。
周蓉这一次没有阻止,但她的眼底却有一丝隐忧……说到底,她还是担心周秉昆能否应付。
蔡晓光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周秉昆,此时他也有些好奇,虽然通过与周秉昆的交谈,他发现这个周家老三颇有点儿深藏不露的意思,只不过之前怎么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周秉昆也是无奈,他之所以写出那两首诗,目的是为了刺激周蓉,打消她的某些偏执的想法,虽然效果还不好说,但他已经尽力了。
至于今天……呵呵,他还就装逼到底了,反正以后是一边两宽,大家再见面的事。
其实他挺心疼的……他拿出来的诗,未来可都是能够换钱的!
现在……除了装逼没有别的用处。
他站起身,目光缓缓从众人脸上掠过……在这一瞬间,他有意的激发出练习形意拳架的时候所蓄积的‘势’!
这是一种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的气场,他在这方面只不过是小有所成,而在其他人看来,在这一瞬间,周秉昆竟然有几分气势凛然的感觉。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