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排的各个碉堡很快做出了火力调整,各堡内的晋造三八式重机枪射手们都还是如常射击,何炜的命令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他们所操作的重机枪虽然性能比较落后,但是低下的射速和弹板供弹的方式却让射手倍感轻松。
二四式重机枪的机枪组射手们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火急火燎的停火,然后赶忙换上射击战车用的七点九二毫米钢芯穿甲弹,又给重机枪的冷却水筒里换上新的冷却水,调转枪口后又继续着猛烈的射击,唯一如蒙大赦的就是捷克式轻机枪的射手们,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射击后,总算是能不用那么频繁的更换新弹匣和新枪管,还能稍微歇上一会儿。
“来吧,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何炜也打算来凑凑热闹,碉堡内的那挺大口径重机枪枪管现在也冷却的差不多了,既然还要给日本人演戏勾引他们上套,那不如就演的再逼真一点儿,让身边的副射手把射击臂座上面的空弹壳一扫而空,又重新给重机枪装上了一个新弹匣,重新操作起重机枪,调转枪口,何炜再一次通过瞄准镜,开始搜索目标。
何炜重新调整火力的命令,实际上影响到的就只是第一排配备的三挺二四式重机枪,当这三挺重机枪调转枪口开始对战车射击时,几名机枪射手都不约而同的向三台日军的八九式中战车开火射击,其实以七点九二毫米钢芯穿甲弹的穿甲性能和八九式中战车的装甲防护能力,那些七点九二毫米穿甲弹基本不可能打穿八九式中战车的装甲,但是这些机枪射手没有接受过更进一步的反装甲教育,国军的士兵绝大部分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在他们朴素的认知之中,只知道自己操作的重机枪可以用普通弹来打步兵,穿甲弹可以用来打坦克。
的确,三挺重机枪的猛烈射击没有给那三台八九式中战车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却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百武俊吉正在炮塔外挥舞着指挥旗指挥几辆战车对战防炮排的阵地进行压制射击,突然就有一阵火力急袭打了过来,幸亏百武俊吉躲的快,及时的钻进了炮塔里面才躲过了密集的穿甲弹连射。
这几台八九式中战车都处于静止状态,二四式重机枪的射手们相当于是在射击固定靶标,命中率极高,不多时,每台战车的外壳上都多了一百多个或白或黑的弹痕,百武俊吉躲在炮塔里面承受着连续不断的子弹与钢铁碰撞的响声,还要不停的指挥炮塔中的五十七毫米战车炮炮手射击。
咚咚咚咚咚咚
子弹打在战车装甲上扭曲变形的声音在八九式中战车狭窄的炮塔内不断回响,在密闭的空间之中显得极为可怖,百武俊吉颇为淡定,这种场景早在多年前的长城和热河作战中他早已经见识过,那时中国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不仅用密集的步机枪火力去射击他乘坐的战车,甚至还有中国士兵爬上战车用大刀和步枪来劈砍,打砸炮塔,乃至于用手枪射击战车的观察孔甚至是浑身绑满手榴弹钻到战车的底部进行自杀式袭击爆破。
与当年的凶险状况比起来,区区七点九二毫米口径重机枪子弹的射击,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