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名战车军官基于自身在淞沪会战的认知,则认为与其跟步兵搅和在一起,不如各打各的,何炜从他那悲愤的语气之中,可以感受到其对步兵部队的怨念之深。
何炜却不同声色,观察着其他军官的反应,这时,另外一名军官站了起来,和上一位略显激动的战车军官比起来,这位就要沉稳冷静的多。
“各位,我也来讲一下,我倒是觉得,协同是可以协同训练的,必须要协同训练才能达到战斗力的最大收效,只是,我认为,如果战车和步兵互相协同训练,步兵必须要明确一些事情。”
“一,步兵部队的官兵需要充溢之勇敢精神。
二、对付敌之战车,以使用战车防御炮效力最大,使用战车,殊不经济。
三、步兵发现战防炮,未告知后援战车,易致受损害。
四、高级指挥官对于使用战车,不许战车队长有所建议,即使用难免错误。
五、使用战车,不予准备时间,猛然给予任务,必遭失败。
六、步兵不明战车性能,及不与战车协同,则战车效力颇难发挥,步兵不知收获战车所得胜果,纵获得胜利,亦属徒然。
七、战车在一地区内逗留过久,必遭损害。
”
“如果步兵部队的兄弟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我以为,协同,还是可以协同的。”
这名战车军官的讲话虽然不像刚才那第一位发言者那样夹枪带棒,还文绉绉的像是搞战报总结。
但是言语之中实则也是对步兵颇多怨念,待到他说完,特务营的几个步兵连长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何炜的养气功夫却是极好,主动笑着开口说道:“讲的不错,讲的不错,淞沪的事情我也听说过,步兵却是欠缺对战车的了解。”
“何营长,刚才我的部下多有冒犯了,我这里先给你赔个不是,不过他们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步兵部队对战车的了解实在是太缺乏了,一旦得到战车的加强,待到攻坚克难之时,只是一味地让战车部队硬顶上,而不知互相配合,实在是有违精诚团结之精神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