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师级以上单位均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设立了各处室用以处理各项业务,但是在团和旅一级,却并没有与师级类似的不同业务部门,团部和旅部下面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军队团级单位装备落后架子小的因素在,但更多还是因为当前中国军队军事体制落后。
可问题在于,他手上没有参谋人才可用,更没有适合担任幕僚长,参谋长的干部人选。
为了将自己从无数的鸡零狗碎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也为了给自己的陆军突击总队搞出一个完备的司令部组织和参谋制度,何炜专门跑了一趟第一零三师的办事处。
而反观国军,在师级及以上司令部的组织和参谋制度的设置尚且算是完备,但是在团级和旅一级的司令部组织上却有着不小的问题。
何炜轻轻叩门,随即洪亮的吼道。
这样一来,部队的主官不仅要负责训练和作战指挥,还要去计划柴米油盐、弹药补给乃至于伤兵和逃兵问题,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带好部队呢?
这地方何炜在到武汉之后来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算是熟门熟路,上了办事处的楼,也无需副官带领,便自寻到了何绍周的办公室门口。
这还只是陆军突击总队的草创阶段,新兵还在训练之中,许多业务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展开,等到新兵训练完毕,总队开始正式按照编制表编制成军时,事情只怕要比现在多上几倍甚至十几倍,到时候就是把何炜劈成十八瓣儿怕是也不够用的。
可想法虽好,但实践起来却殊为不易,截止到目前为止,陆军大学培养出来的专门参谋军官也不过两千多人,这些人也就堪堪能满足师一级以上的参谋主官和幕僚负责人的需求。
至于团级和旅级的参谋制度,更是近乎于无,团部的主要军官就只有团长和中校团附与少校团附各一名,因此,国军部队中的团主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忙于琐碎事务,忽视教育训练,甚至把交际应酬作为“核心事务,”不得不“面面俱到”,“亲力亲为。”
办公室的门很快就被推开,而出现在何炜眼前的却不是何绍周,而是一名佩戴着中校军衔的高大军官,这名军官相貌堂堂,双眼有神,身材高大,何炜初一打量此人便觉其很有军人气质。
而何炜此时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以前干连长的时候的确也是亲力亲为,但是一个连的架子小,处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当上营长之后也是如此,但是那时他便已经感觉有些精力不及,却也能勉强支应,但现在统带几千名官兵之后,这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与面面俱到,他何炜却也是做不到了。
不仅是参谋主官不足,许多普通的参谋业务水平也很有问题,一些刚从军校毕业,但是没有经过专门参谋业务专长训练的军官即可以担任参谋,甚至在一些地方部队中,有着“认识字的作参谋,不识字的作副官”的打油诗,其整体素质可见一斑。
而国军高层也深知个中关隘,也开始着力大搞参谋制度和幕僚体系,在培养参谋人才的陆军大学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希望借由陆军大学的毕业生,为各部队培养出合格的参谋军官,帮助部队长专心于带兵练兵,脱离各种繁杂事务。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