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成功实验品,就是那边像是猫找到有趣毛绒球陷入愉快的未成年小孩果戈里。
简单来介绍“未来日记”,那就是在无限多次方的未来可能性中捕捉最贴近的一个,强迫它落入手中化身现实。
——以上是斯普林格翻译系统界面文字得出的结论。
具体的使用方法倒是很简单,只要写就行了。
写下未来的时间内要发生的事,比如斯普林格写自己养子十八岁后修身养性给他颐养天年,这种事情刚写下就无情地成为了幻想的泡沫,变成一个冰冷冷的脑洞留在纸上,像是不科学的故事。
斯普林格不保证尼古莱·果戈里笑得这么欢畅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有看见这则不负责任小故事。
只是从科学、严谨、理性的角度分析——斯普林格勉强认为他的养子也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抵达这个happyending的吧……?
未来日记:你不行。
于是,在初次尝试失败后,斯普林格又换了好几则小故事,具体内容不表,都是些可怜男人自顾自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直到最后一次,在斯普林格落笔停下后。
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
刚刚写完的东西全部消失了,像是有人按动了快进的删除键,字体不断倒退着回到原点,最终如同什么也没发生般安静如鸡。
“……”斯普林格盯着“沙之书”——想也知道他最常记事的就是这本披着书皮实际上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几万岁邪神的玩意儿——几秒后,他看了从不久前就开始好奇有意无意看向自己的尼古莱·果戈里,这一眼里有些心虚。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