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昨日幸赖诸军血战,将公孙度的骑军尽数歼灭。可以说,城内已无精兵,此如何能守?</P>
其三,尽管高句丽军意外出现使得战局有点扑朔迷离。但因为他所坚守的白云山壁垒的存在,这些高句丽人就始终无法突破太子河河谷。外无援兵的情况,此如何能守?</P>
所以公孙度势力早就日暮西山,如不现在将他一网而尽,又添后患。</P>
而徐晃的意思更直接,他表达,现在距离全取辽东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这个时候退了,让高句丽人和城内的辽东军合流,那征辽战事又将旷日持久。</P>
而这对于大兵悬于东北的河北来说,并不利。</P>
所以徐晃建议,直接对襄平之辽东军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然后以精兵先歼高句丽人。</P>
张冲作为用兵大家,自然是明白胜利与失败的转变往往就是一瞬间。</P>
最后那一口气,只要你坚持住了,胜利就是你的。</P>
于是,张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围城打援之策。</P>
他对众将道:</P>
“公孙家接连丧师,如今只能苟延残喘于襄平,这种情况下对其围而不打,就能收到意外的惊喜。”</P>
众人明白张冲所言的意外惊喜,那就是襄平城内后面多半是要有人献城投降的。</P>
战事发展到这个程度早就和此前的逻辑不同了。</P>
别看公孙家好像还有大半个辽东在,但实际上,在张冲这边从北面绕过辽泽的时候,在中路的潘璋和南路的罗纲都各用方法涉渡了辽泽。</P>
在张冲吸引了襄平方向的注意力后,潘璋通过架设浮桥直接穿过了二百里的沼泽,并直接到达辽东中段。</P>
而原先一直南下进攻到大海的罗纲部也在外海,通过泰山军自己的船舰渡海,并在辽水的入海口下了岸。</P>
而随着潘璋和罗纲部出现在襄平的南方,襄平后方最后的安稳也将丧尽。</P>
到时候这些辽东县城自身难保哪还有援兵派出?</P>
而没有援兵,襄平孤城一座又如何能守?</P>
到时候绝望的城内豪杰自己就会做选择。这就是堡垒为何都怕内部崩溃。</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