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董家人是很信任的,知道随董家兵变,好处少不了。</P>
所以,虽然董璜此时什么都没有,但靠着空口的许诺,却招徕了大群下值的凉州武士。</P>
变军越聚越多,就和滚雪球一样,董璜此前不过数十人,等集众奔到武库门下的时候已经有五六百人之巨了。</P>
但这些人都是下值的,手里并没有武备,这也是董璜带着他们来攻打武库的原因。</P>
依汉家宿卫制度,下值后所有武备全部锁入武库之中,只有出征和上值才能取得甲胄兵刃。</P>
董卓的确是权倾朝野,但对于这样的上番制度也很是遵守,甚至还严格规定各军将在长安的甲胄数量。</P>
所以,即便是董璜这个董卓的侄子,他家中的甲胄也不过是三领。</P>
现在,董璜想要武装这些追随自己的武士,就必须攻打下武库。</P>
此时,武库外已经聚集了数百名变军,而且这个人数还在不断增加。</P>
参与军变的凉州武士虽然是临时加入的董璜的队伍,但并不妨碍他们竭尽全力,毕竟这可是掉脑袋的买卖。</P>
所以当董璜许诺出那样的条件后,这些人也开始呼朋唤友,将在家中或者巡视的朋友都喊入了队伍里。</P>
而且这些被喊过来的人,在见到兵变的人数已经大到了这个程度,也以为这是整个董家的共同意志。</P>
为了不被甩下去,这些人比此前来的更加鼓噪,各种激进的口号一个劲的在喊。</P>
一时间,武库外,群情鼎沸,骂声一片。</P>
……</P>
就在董璜这边率先动手时,长安城内也有了连锁反应。</P>
一开始,只是一些过路的世家子弟见到了董璜的鼓动,然后这些人见机就往家中奔,准备去提醒家中长辈,长安有变,董璜有变。</P>
但等这些人回到家中时,却纷纷被告知长辈们已经被喊入宫中了,这些人才慌了。</P>
他们一方面让家奴紧闭宅壁,一方面让家中机灵的仆隶驾车赶往未央宫,请长辈们早做打算。</P>
当时混乱已经扩散开了,各家一方面紧闭宅壁,一方面都明白,长安的大乱要来了。</P>
而在城内公卿大族们之后才反应过来的,是丞相府内的李儒等人。</P>
本来李儒等人也在商议,而且还是焦头烂额。</P>
为何这段时间他们被小皇帝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原因不是他们拉,而是他们的政治靠山,董卓死了。</P>
董卓就是死在赵谦走后没多久。</P>
当赵谦走后,董卓似乎来了精神,在看了一圈守在床边的人后,见其中一个董家人都没有,董卓已经明白了什么。</P>
他对李儒留下了一句:</P>
“照顾好我几个儿子,其他的,尔等自为之。”</P>
说完,董卓似乎回忆着人生,忽然喟叹一句:</P>
“汉室恩蒙巡塞下,杀牛宴后辟羽林。”</P>
“幸随张公建功业,杀得羌头干戈停。”</P>
“谗嫉遭逢起寥落,十载功业雨打萍。”</P>
“山河破碎执仗起,扶保幼帝霸业兴。”</P>
“尹霍事功横议多,处士从来绣口评。”</P>
“我今劫运即在秋,可怜身后白骨林。”</P>
念此绝命诗,一代枭雄,饱受争议的董卓就这样撒手而去。</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