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老师还是太保守了。”
他不得不承认,江弦这篇《米》写的,绝对要比王濛、茹志鹃两位同志高超出许多。
“弟子不必不如师。”莫伸感叹一句。
他什么意思,孔捷生心知肚明,“我昨天给《米》写了一份文学评论,莫伸同志你帮我看看。”
孔捷生递过一页信纸,莫伸扫了一眼
——《当欲望和绝望一样灼烈——读<米>有感》
江弦的洗衣机买回来了,确切的说,不是他买的,是朱琳父母买的,算他们老俩的一片心意。
这是台小天鹅牌双桶洗衣机,铝制机身,颜色是这个年代特有的绿色,江弦也不知道这会儿的家电为什么非要抹成绿色,一点儿也不美观,新的看着都跟旧的似得。
双桶洗衣机可能都没人见过,一共两个桶,一个桶里洗完,要把衣服取出来,放进另一个桶里甩干,甩干的时候,洗衣机会很夸张的“咣咣咣”作响,甩的洗衣机自己能在地上走起太空步来。
“咱这‘三转一响’可够豪华的。”
江弦穿个白背心,扶着洗衣机,“别人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咱俩是空调、洗衣机、冰箱.嗯,差个彩电。”
朱琳她们家给弄了台洗衣机,江弦他爹妈自然也得表示表示,就给弄了台电冰箱。
“三转一响哪有这样说的?”朱琳轻笑一声,继续翻看着复习资料,她那考试快临近了,以她的性格,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行。
《京城文艺》那边手续走完,江弦进入编辑部任职编委。
入职的德宁悻悻的和他打了个招呼。
唉,今时不同往日。
前几天还想着江弦管不到她头上,今天这还真就管上了。
“德宁老师,怎么忽然这样说话,太陌生了。”江弦笑了笑。
玩笑归玩笑,章德宁总归是他的老战友,他自是不想两人关系渐渐生分的。
见江弦还是当初那个江弦,章德宁脸色一下子自然许多,“我看过你那篇《米》了。”
“如何?”
章德宁笑了笑,“恐怕我要有足够大的勇气,才能再看一遍,这么压抑的小说,真难想象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写的时候也很痛苦,每天都感觉在和另外一个自己打架.”
章德宁忍不住打断他,分享道:“伱知道你这篇小说现在有多火么?读者老看你在《京城文艺》发文章,还以为这篇《米》也是我们《京城文艺》安排出版,给你写的信都发到我们这儿来了,整理了足足两麻袋出来,待会儿你可记得收拾回去。”
“是么?”江弦吃了一惊。
《米》才出版了一周,便在市场上受到了这么热烈的欢迎?他最近不常去文讲所,消息闭塞,教务处的陈珊珊老师撞见他,赶忙跟他说了“指导老师”的事情。
“所里给你请的指导老师是.”
“曹禺先生。”
江弦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全都咽回嘴里。
还说什么?得偿所愿已经。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