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
严敏求眨了眨眼睛,妆还没完全卸下,一颦一笑俨然陈白露模样。
“当然没问题。”江弦不动声色的抽出张纸,写了“祝表演顺利,江弦。”
严敏求心满意足,也给朱虹写了“祝生活幸福,严敏求。”
朱虹美滋滋的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签名。
“谢谢陈白露老师!”
“谢谢姐夫!”
严敏求当然不会因为朱虹喊她陈白露而生气,反而发自内心的高兴。
作为陈白露的新饰演者,能演的深入观众内心,这是她演出的成功。
7月份的文化界,还残余着上个月《京城文学》发表的一篇《人生》激起的震动。
《人生》给作者王卫国带来了鲜花与掌声,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来信。
在这些雪片般的读者来信中,还有一封来自于一个叫管谟业的年轻作家。
这个管谟业今年刚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最瑰丽的和最宝贵的》。
王硕也是个文艺青年,当然知道冯沐的名头,知道能让他写一篇文学评论的小说含金量有多重。
一部振聋发聩的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扛鼎之作”。
“这么夸张?”王硕皱起眉头。
他这人心眼多,喜欢揣度些有的没的。
他长这么大,就没哪部国内作家写的军旅小说能让他服气的。
再说,江弦又没在部队里呆过。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冯沐这番赞美的真实程度。
翻看作者介绍,确认江弦没在部队里呆过以后,王硕心底的质疑更甚。
他都担心江弦写出个军盲笑话,诸如拉个空军过来就会开飞机、拉个海军过来就会游泳这类。
是骡子是马,拉过来遛遛就知道了。
抱着复杂的想法,王硕翻至头条的位置,读起了这篇《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小说,除去引子,可以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部分。
连长,梁三喜。
普通排长,靳开来。
指导员,赵蒙生。
战前,养尊处优的“少爷”赵蒙生来到九连,连长梁三喜热情地接待了他,盼望赵蒙生的到来能为他分担一些担子,然而他的真实目的是搞“曲线调动”。
赵蒙生不习惯部队艰苦生活,靳开来看不惯他的作风,梁三喜无奈的从中调和。
这算是三人的战前关系。王硕接着往下看。
队伍忽然收到调令,赵蒙生的调令也下来了,结果一向忠厚的梁三喜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他。
“祖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
赵蒙生理亏、愧疚、懊恼,他也知道在这种时候离开部队,是对军人称号的最大玷污,不得已,硬着头皮随部队坐上开往边防线的列车。
然而到了前线,赵蒙生心凉了半截。
在这里,连他母亲也无神通可施展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