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运的观点是刘天阳此前从未想到的,他连忙新建了一個word,在上面快速记了起来。
“我也补充一点吧。”等刘天阳记录完之后,李教授也开了口,“虽然FPV无人机上飞控板的算力较低,但只要减慢步长,运行一些制导律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制导无人机和FPV无人机建立联系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三维分数阶变结构滑膜制导律来追踪入射信息和航迹。”
“这样只要把激光架束的角度设为滑膜面,FPV无人机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激光架束范围,完成对目标的打击。”
分数阶?三维变结构滑膜?
又是不懂的词汇,不过刘天阳对此却并没有犯怵,反而是斗志满满。
毕竟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真本事学到手,以项目为牵引,在实践中学习,自然是最快的方式。
有了老师和大师兄两人打头阵,剩下的几个人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使用分数阶PID构建学习律,对抗侧风等强扰动对于小型FPV无人机的干扰。’
‘最终的指引阶段除了利用激光架束作为制导指令外,还可以让数传信号定向发送,建立一个更宽的下滑导引通道,避免小型无人机因姿态问题失控。’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过一个小时后功夫,刘天阳便已经记录了满满三页纸的意见。
这些博士在思考如何改进项目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把自己目前研究的内容加了进去,所以整个OODA(观察—调整—决策—行动)打击环节变得庞杂而繁复。
刘天阳看了几眼,只觉得哪哪都很合适,不过若是把功能全部加上,两个平台就未免显得有些笨重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