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横心想,其实也可以理解为:
如果【片段】是一个既定的故事,那么故事中所有人都有既定的命运——而从普遍意义而言,命运无法改变。
梁横听着吴敬守的话,意识到吴敬守在警告他。
“如果我尝试对【片段】中人的结局进行改变,对抗矫正【改变】的力量——对抗命运的力量,会发生什么?”
吴敬守听他这么说,就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于是,吴敬守的语气里就多了些抱歉:
“我并未衍算出结果,仅仅只从衍算中的一些结果知道,【片段】很难……几乎不可能被改变。”
他用上了一些保守的形容词,梁横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是:
【片段】不会被改变,也没人知道改变【片段】的办法,但保不准真的有那么一种让【片段】的结局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吴敬守对他的判断和猜测,结合着他所了解的知识,进行了补充:
“一旦由某個【过客】开启的【片段】发生改变,【过客】便不再是过客。
失去了【过客】的身份,也等同于失去作为【过客】的能力。
至于其他需要付出的【代价】,我并不知晓。
除了你之外,我此生从未遇到过拥有【锚点:鹦鹉螺】,亦或是其他拥有【童话种】锚点的深潜者。
对此类深潜者的认识,也局限在当初上学时候兴趣使然的道听途说,以及刚刚进行的片刻衍算。
如果给我更多时间,我或许能够找到解答你问题的答案。
但现在……我们没时间了。”
吴敬守告诉他;
“我只能告诉你,我的判断从【衍算】中来,而【衍算】所用到的数据,又是基于无量大数据天尊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大数据库】。
天尊的【大数据库】已经积累了五百年时间,只要不是很偏门的数据,里面几乎应有尽有。
我不敢打保票我的判断结果一定是正确的,但至少能保证,我所有的判断,都是通过客观事实,依据计算而来。”
说到这里,梁横恍然大悟。
原来吴敬守的【衍算】,实际上是使用自己的脑力作为【算力】;
通过自己掌握的【算法函数】,使用成精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
调用成精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库】——
所进行的【大数据计算】的过程!
梁横听了他的解释,原本对他十分的信任减到了七分。
并不是因为质疑他的人品。
而是因为梁横知道,大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并非正确结果,而是通过很多个相关数据计算出的【近似值】。
如果数据足够真实客观,函数足够准确,那么,这个【近似值】会无限趋近于【正确值】。
但……总归不是真正的答案。
梁横心想,怪不得吴敬守之前的衍算一直没有结果。
原来是因为从【灾变迁移之地】内得到的数据不够精准,现实形势变化又太快,所以套用不进去二次元纸片神的算法模型,因此得不出结果来。
也怪不得吴敬守要跟着他一起成为【过客】,来到【片段】这么危险的地方。
原来是因为需要寻找更多数据,加入他的大数据运算过程。
‘我这么想,其实也不太准确。’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