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是不能用普通方法来教导的。既然他能把握昌的日常经历,也能从每旬的感悟中看到昌的变化与深入思考,那他就没必要强求更改培育的方法。
秦王不是教育家,他只是知道自己是怎么成长的。
与其说有名师的精心指导,倒不如说经历塑造了他。每经历一件事,秦王都能从中或多或少学到一些东西。
现在想来,昌也大概如此。
所以当前的咸阳反而不适合昌。咸阳太乱太杂,秦王不希望二子这就投入其中,沉溺在勾心斗角平衡妥协里。
昌的智慧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只会玩弄人心者,不能长久。
秦王觉得现在就挺好,二子聪颖,每次出去转一圈,都能转回来一个新课题,学习也没有耽误,人不但没长歪,还一直在长见识。
“……我,既然来了这里,我可以北上吗?”赵昌没有提前考虑好这些,他还以为这次肯定要被带回去了,“走上党、太原看看?”
来都来了,不转一圈实在可惜。说不定又能从边边角角挖一点特殊人才。
而秦王一旦真的决定放手,那就会特别特别敢放手。
他直接同意了,说:“可以。但你不许接近太行山。”
这不是虚假的禁令,不是表面禁止实则暗示你快去,秦王是在认真划底线。赵昌最后要是敢越过底线,那秦王大概会下令把他薅回咸阳,不许再外出。
上党、太原均与赵国临近,如果将来开战,秦赵两军肯定会利用起太行各陉这种重要的军事关隘。
赵国大军打进来是不太可能的,两郡靠近国内的地方能够安全,但其他地方不好说。
如果让昌往太行山跑,谁知道最后会不会出事。他就算派了人保护孩子,但也抵不过刀剑无眼。
“我不会去的。”赵昌很惜命的,主动往前线冲,他这个小身板纯粹是送死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