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时常会发生,干旱、洪涝、地震……年年都可以说是灾年,只不过遭的灾不一样。
在秦国,如果发生灾害,一般由当地官府负责救助,中央基本不会调派支援。
赵昌已经在秦王这里有了一条特别通行的VIP通道,申请见面完全不会受到阻拦。
今天,赵昌被接引的林带路看见了清闲的秦王。
哇哦,八百年难得一见啊。他竟然没有工作,而是正在赏景。
秦王看着他,问:“又有什么大事?”
赵昌觉得这时候谈正事是不是有点不妥当?好不容易解锁某人的新形象诶。
“您休息完了吗?”赵昌像个监工,礼貌询问。
秦王移开视线,不再看赵昌,而是望向不远处的树,说:“没有。”
赵昌像没听到,径直道:“父亲,我刚才有一个想法。”
没有也没关系。现在您的休息时间结束辣!
秦王轻笑两声。不做阻拦,让赵昌继续说。
赵昌道:“三署的郎官们现在可以考秦律,但他们最终还是要外放治理一方的。学秦律有固定的书,学治理是不是也要成一部书才好呢?”
秦王说:“各地黔首不同,官吏不同,可遇的事千千万,谁才能编撰通用的书籍?”
别想太美了,我手里没这种人才。弄不了,没必要。他们好好学秦律,就能知道怎么处理了。
“哦……”赵昌想了想,又问,“那教他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官,这个能成吗?”
“为官之道,三署什么时候断绝过教导?”
虽然确实不算有固定的成书,嗯,以后可以考虑一下。
赵昌接连被否认,不气馁,思索,最后问:“如果治民难立通行之策,为官也有惯例的教导,那……治灾总没有了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