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藩变 > 第34章 安民酬功(求追读)

第34章 安民酬功(求追读)(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因此关宁军的老营里,养了大量伤残的士卒。

而这些伤残的士卒在得到善待、解决后顾之忧后,又能激励士卒们及亲属、子侄对吴三桂的忠心,以及继续为这个集团奋力作战。

现在,关宁集团经过几十年的漂泊,终于有了云南这块落脚地。

那吴三桂就应该按级别、功劳分田地给各级将官、老兵、伤残士卒,让他们及家属得以赡养。

吴三桂做到了。

吴军入滇后,第一时间就将云南沐氏庄园和卫所屯田,按级别、功劳划拨给手下,用来安置将官、战兵、伤兵及其家属。

如王屏藩的王家山庄中抽烟老汉,就是其中之一。

分到地后,将士们就成了军功地主,也与吴家紧紧地绑在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吴家兴旺,他们就能富贵;吴家倒了,他们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原时空中,吴军的核心旧部——关宁各军将,宁可节节败退,也决不投降,正因如此。

在13岁的幼主无力统制全军、人心涣散的情况下,仍能跟清军硬扛3年。

直至整个关宁集团全部被消灭。

此为后话。

吴三桂这样做,整个云南也就牢牢地控制在吴三桂手中。

既然是分了地,就得种,不种不行,不种那就没饭吃。

正常来说,是分到地的士兵们自己来种的,类似军屯。

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就是吴三桂在入滇后,其实云贵两地并不和平,包括出现南明残余势力的反抗、土司叛乱,需要震慑缅邦及应对和硕特蒙古的虎视眈眈等。

那么就需要军队继续作战,不能轻易卸甲。

可田地没人种咋办啊?

按历史经验,是可以招募流民来当佃农的。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毕竟,地分得少的还能自己种,就像分了一家小店铺,自己看店做点小生意一样。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