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藩变 > 第69章 胙土分茅

第69章 胙土分茅(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没有!

甚至黄龙死后,朝廷任命沈世奎继任东江镇总兵。

按理来说,袁崇焕、沈世奎二人无视法纪、目无朝廷的做法,如同谋反。

要是在洪武、永乐年间敢这样做的话,九族都不够砍。

但他们这样做,是想反朝廷吗?

不是,他们只是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罢了。

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吴三桂面前,“闹”就是争取自身利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也就是说,吴三桂一开始起兵,要的只是清廷妥协。

只要清廷中央妥协,“闹完后”的吴三桂甚至可以考虑撤回云贵,不要湖川。

既然湖南四川都可以不要了,那还要广东干嘛?

要韶州这个广东的北大门干嘛?

打了平南藩的地盘,不是反而得罪了尚家么!

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

也就是以上的指导思想,吴三桂自起兵以来,都不打广东。

而广东实力孱弱的尚可喜,更不可能主动北上捋吴三桂的虎须了。

因此,湖南广东交界,出现了极为和谐的一个场面。

代表叛军的吴军使者、代表清军的尚军使者、代表清廷的满洲使者,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广州到韶州(南雄),韶州(南雄)到赣州一路畅通。

好似免战的安全区,在全国动乱的情况下,韶州仍然是一片祥和。

最大的动乱,居然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南雄县的杨正邦(俗呼摆江)暴乱,被南雄副将张善镇压。(引自:《南雄志》)

也正是这种一路畅通的奇葩现象,让粤东、福建前线的军情·,能第一时间送到松滋行辕来,以佐决策。

“方相的意思是,对平南藩的策略,我们需要做调整?”

吴国贵望着地形图上的广东,稍一沉思,即刻反应过来。

方光琛并未表态,而是望了望正座上的吴三桂说道:

“这个得王爷做主,我就是提了个看法。”

吴三桂没有回答,只是站起身后,径直走到山河地形图前沉吟不语。

吴三桂不太喜欢方光琛的做事风格。

这和二人之间信不信任、关系密不密切无关,纯属做事风格不同的不喜欢。

方光琛政务能力超群,且足智多谋,是吴军的智囊,这没错,吴三桂一直以来,也是对他言听计从。

但这老小子极为狡诈,说话总说一半,最后不管怎么决定,总能圆过来。

而且平时只是抛出问题,却不直接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去干活的,就是那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人。

事成了,他有功劳;

事不成,不是他干的,他只是点出了问题所在。

说好听点,这叫做“集众人之智”;

说难听点,叫“管杀不管埋”。

这种阴险的“小人”风格,对藩下众多喜欢直来直去、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的武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