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张云桦刚把自行车推出门,谢缙乘坐一辆不知道多少手的212到了。
车上除了谢缙和司机以外,还有一名老家是朝阳区农村的文学社赵姓工作人员。
接上张云桦,这辆212便又重新驶回了长安街。
这时代的京城可没有后世那么大,沿着长安街一直向东走,出了建国门(后世的二环线),就算是出了城。
随着窗外景色的飞快后撤,道路也变得崎岖不平。
就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偏偏车子这时趴窝了。
司机不慌不忙的从后备箱拿出工具箱,也没见他怎么捅咕,不多会儿,212又继续行驶在乡间小道上。
车子一进村儿里,小孩子们便跟在后头跑。
在赵同志的指引下,车子直接开到了村部。
听到汽车动静,正在村部犯瞌睡的村长还以为上级突击检查,一个机灵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身上的泥土都来不及拍打,一边勾着鞋跟子,一边往外蹦跶,见到是赵同志这才笑骂了一句:“你这臭小子,回来不说一声,吓你三叔一跳。”
“三叔,我这是陪着领导下来做事的。”
听到是陪领导下来的,村长顿时严肃了许多。
“这位是谢导演,这位是张作家。”
村长客气的将众人让到村部,听完赵同志的解释,大喇叭一开:“村儿里的老少爷们儿注意了,家里有养黄狗的都牵到村部来,电影厂的电影需要挑选一条大黄狗,被选中的不仅可以在电影里看到你家的狗,电影厂还会给一定的补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