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倭寇大肆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前线战局紧张万分。
朝廷紧急征调湘西土家族乡勇前往增援抗击倭寇。
此时恰逢年关将至,但土家人以保家卫国为首要任务,毅然决定将年夜饭提前到三十凌晨,以此为即将出征的土家儿郎饯行助威。
正因如此,他们得以按时抵达前线,迅速投身于激烈的抗倭战斗之中。
这些土家族壮士英勇无畏,奋勇杀敌,打得倭寇屁滚尿流,闻风丧胆。
最终,他们成功驱逐了倭寇,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东南抗倭第一功”。为此,朝廷给予了他们高度的嘉奖和表彰。
自那时起,土家人便形成了过赶年的传统习俗。
对于土家人来说,赶年不仅具有特殊意义,更显得格外庄重热烈。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全心全意地为赶年做准备。
人们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制作特色美食,贴春联挂灯笼……一片繁忙而欢乐的景象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腊月“二十四,杀年猪;二十五,推豆腐;二十六,做米酒;二十七,碾糯米;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烧猪头。”这首民谣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土家人赶年的盛况。
原本,海天早就做好了计划,打算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回到乡下,陪伴自己年迈的父母一起过个好年,并借此机会重新感受一番赶年的美好记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