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让秦大哥说中了,我这次准备去洛阳。”
……
李卓到书房拜见秦爱,等贾润甫过来,四人就在书房说话,话题宽泛随意。
说起秦叔宝要去投军,李卓意有所指的问:
“忠孝两难全,确实难以兼顾,秦大哥是怎么想的?”
秦爱在北齐时期当过官,隐居乡间三十多年,对功名颇为看淡,捻着长须不发一言。
秦叔宝考虑多日,仍旧神色为难。
贾润甫猜测秦叔宝的心思,替他解释:
“大隋如日中天,四海臣服,立功的机会不多了。”
“叔宝听说朝廷准备征讨高句丽,就想去搏个封妻荫子,也算是不辜负这一身本事。”
秦叔宝武艺高强,不怕他自己没能力。而是怕四海臣服,没有立功的机会。
文官六七十岁,还可以建立功名。但武将只有十几二十年的巅峰,错过了就很难立功。秦叔宝再厉害,也不能七老八十了,还去冲锋陷阵。
原来是怕错过机会!李卓点点头,心中却想:
“你们怎么知道,就是杨广执意征讨高句丽,才引发了杨玄感叛乱,开启了隋末大乱世……”
这个时代信息封闭,多数人对外面了解不多。在大局势上,李卓有前世的知识,经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但论对大隋社会的理解,李卓不如秦爱太多。不好直接劝阻,就请教秦爱:
“伯父见多识广,深知历史。以您之见,天下当真要四海承平了么?”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