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四起,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多如牛毛。
朱元璋作为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实力还不是特别强大。
为避免成为蒙元的重点打击对象,朱元璋在攻下应天府(南京)后,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略,不当出头鸟,闷头发展自己的实力。
同时,继续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用韩宋龙凤年号,猥琐发育,着眼将来,徐图发展。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韩宋龙凤五年,元月。
江南行省左丞相朱元璋、夫人马秀英摆下家宴,招待应天府之战中立下大功的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家里十余口人,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晚辈中,成年的只有朱文正一人。
“文正,你在攻战之时,被擂石所伤,如今可是痊愈了?”
马秀英牵着朱标,问坐在对面身穿红衣甲袍、头戴羽冠、相貌堂堂的朱文正。
四岁的朱标走路还不很稳当,这会儿伸出小手,扭着身子,嘴里嘟囔着“哥哥....哥哥”。
“多谢叔父、婶婶挂念,我头上的外伤已经好了,就是有时还会头痛,郎中说是内伤,一时半会怕是难好了。”
朱文正神色一黯,说道。
他的年龄刚刚二十出头,投奔朱元璋之后,勇猛善战,屡立战功,与猛将常遇春并称“双璧”。
集庆路之战时,朱文正领令先登夺城,元行台御史大夫福寿拼死抵抗,被朱文正所杀。
但随后,朱文正一时大意,被擂石砸中脑袋,昏迷不醒,苏醒过来后,就换了一个人。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