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东无声笑笑,懒得过多解释,只是脚下微微用力,加快了自行车速度……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
杨沛东骑车出门,去了趟柳叶胡同。
冯大勇特意早收了会儿摊,此时已经把装着八十斤带壳花生的麻袋扛到路边等着呢。
见面打过招呼,然后付钱,装货,一切都很顺利。
杨沛东倒也不担心对方会少他的斤两,毕竟已经交易过几次,况且对方都把住址告诉他了,要真在分量上动手脚,肯定也会担心惹上麻烦。
“先说好,明天还是这个点儿,帮我备妥八十斤带壳干花生,没问题吧?”
“放心吧哥们儿,保证不带差事儿的!”
“成,那我先走了,回见!”
杨沛东驮着八十斤带壳干花生离开了柳叶胡同。
等回到家,他再次投入到了浸泡、煮制花生的劳动中,忙活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八十斤干花生,一半煮制出来,另一半继续浸泡在水桶中吸收水分。
杨沛东擦了擦汗,进屋喝了些凉白开,把煮好的两桶五香带壳花生提进车后座两边的木架子中,上面盖上了鸽子市买回来的高粱杆盖帘儿。
此时母亲也已经把炉子点好了,关掉气门,把火苗调整到最低,往车后座中间一放,用铁丝穿过煤炉子两边的耳环固定好,就这么推着车子走出了院门。
杨沛东算过了,一次出摊差不多要耗费一块蜂窝煤,成本只有不到两分钱,可经过小火保温的煮花生,散发出的香味更加浓郁,就更容易招揽顾客。
除此之外,一直泡在汤水里的带壳花生,也会继续吸收水分,从而增加分量。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