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的人还得是有面子那种,而秦淮茹认识的最有面子的人,就是易中海了。
所以社交圈,认识圈在哪个年头都是重要的。
与秦淮茹不同的是,刘岚也想要生活在城里,找份工作,成为城里人。
但刘岚选择的却是另一种办法,学习,上夜校。
日日都去上课的刘岚,勤奋好学,待人有礼貌,获得了夜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甚至有老师问刘岚要不要正式去上学,如果没钱的话,老师可以给她想想办法。
刘岚先是感谢了一番,然后说了自己的情况,说自己就是想多学一点知识,等到了年纪,方便找份工作就行。
那个老师也不勉强,也没跟刘岚说什么解放思想什么的。
那个年头,能像刘岚这样知道自己要工作,而不是等到年纪了,选个好人家嫁了。这种思想就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至于其他,总要给人家时间慢慢进步。那个老师还跟刘岚保证,等刘岚到年纪了,一定给她介绍一份合适的工作。
搞的刘岚都不好意思说她堂姐把工作给她准备好的事情。
这是一种方法!学习,充实自身,机会自然来。
而秦淮茹选择的就是另一种,她开始频繁的在易中海回家出门时,出门去上厕所啥的,好方便跟易中海偶遇。
但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易中海上班下班,都是跟别人一起的。
秦淮茹的人设,也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跟易中海使眼色抛媚眼什么的。
最多也就打声招呼,说声“易大爷您上班啦”,跟在后面还得跟其他与易中海同行的邻居,也得一一打招呼。
一个晚辈,跟一个长辈打招呼,还这么多人在,易中海能想什么呢?什么都没有想。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