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玩意的市场价值可想而知。当然,何雨柱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对于套筒扳手的具体技术指标,一点都不清楚。
而且他也不想出这个名。
当然里面有一些技术问题我们也不懂,但造成滑丝是肯定的。
傅科长先是打了三四个电话出去,不到半天,骑车的,坐车的学术大佬就来了好几位。
小王摇头,说道:“不是,那边路科长说是他们大车班发明的一套维修工具。这些司机也真是闲的,不好好开车,搞上发明了。”
可是轧钢厂不同啊!
但事实上,一颗再没技术含量的螺丝,如果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也是一笔大生意。
不过出于糊弄的态度,还是从小王手里接过了图纸,准备随便标几个数据,让车间给生产一下得了。
这也是傅科长师出名门的底蕴,遇到个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就能拉来一群援兵,还个顶个的大佬。
等到杨厂长闻讯赶到技术科的时候,傅科长已经领着大佬们到了大车班维修处。
不过,那天我们的学徒陈小山说了一番话。
拿着一叠绘好的图纸让傅科长签字。
关键这时的轧钢厂并不是光生产这些,还有一些特殊产品的加工。像易中海此类的钳工就是干这个的。
特么的,领导动动嘴,技术科所有的技术员头发都薅秃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