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任既非恶人,亦非好人。
如今既已拜入阐教,承玉虚法脉,自是免不了要与师门打交道。
为杨戬劈山救母之事奔走,半数是北海破阵时的情分,半数是同门师兄弟的渊源。
此前桃山、禹王庙一行,皆无功而返。
好在,杨任想到秋狩时王宫空虚,有了破局之机。
只是,免不了要等上月余光阴。
这一日,早朝结束,杨任与往常一般离了金銮殿,往司天监点卯,有内宫宦官传来秘旨,命他去御书房答话。
杨任素来谨慎,遇事先虑。
虽说他已炼出先天火、木二气,神目愈发玄妙,在王宫之内却难以施展。
若是观物倒也罢了,只要不是太庙、殷受安寝之地,总归也能窥得几分。
若是观人,莫说嫔妃、帝王,此间宫女都有龙气护身,只能瞧见一团金光。
所以,杨任在宫中干脆收了神目,不会轻易动用。
殷受是帝王中的另类,不能以常理揣测。
此前司天监已定好秋狩时日,今日早朝,殷受也未曾过问。
如今私下传他问话,大抵是不能在朝堂开口的隐秘之事。
考虑到帝辛对长生的痴迷,此番传召,极有可能还是询问鬼神之事。
杨任正思忖着,不觉间过了数道宫门,已至御书房外。
殷受坐在案前,其上摆满了书简,皆是关于鬼神之事的记载。
“王上,上大夫杨任已至。”
其贴身内侍见传旨宦官已归,躬身言道。
“宣。”
殷受将手中案卷放下,望向门外。
“微臣杨任,拜见王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