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陈三郎。一把斩邪剑快速轻灵,剑锋敏锐,便大有风范。反正在粗鄙的山贼当中。是那么的锐不可当。
仗剑术!
解封《浩然帛书》后的最大收获,书页新篇上记载的剑术。其中又吸收了许念娘的刀意。彼此融合在一起,便成了现在的套路招法。
一言以蔽之。简洁。
如果有军伍大家在此看到,便会觉得陈三郎的这剑法,竟与军伍杀伐的路数有七八分相似。只不过军伍当中为求杀伤威力,兵器多用更加重的刀,和更加长的枪,少用剑。
将军佩剑,更多的是一种装饰,为了表示身份地位上的威严和气度。
君子佩剑,发展至今,更加不堪,那等作用简直和佩戴个玉佩差不多,哪里还有最初时候的锐气?
夏禹王朝笔墨鼎盛,文风靡靡,多生产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在统治稳固的时代,书生一支笔,能抵无数刀枪;可到了乱世,这书生就是面人儿,百无一用。
这等观念,似已根深蒂固。
因此铁冠道人要插手此间事,一众手下首先便把目标定在陈三郎身上。先前他们固然看着陈三郎手操板凳痛打青城道士。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道士仿佛被禁锢住,动弹不得。
陈三郎痛殴对手的含金量自然而然便忽略不计了。
至于逍遥富道,乃是崂山道士,精通术法,身边又有相貌狰狞的虾兵围绕住,这些贼子如何敢上前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