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泰昌大明 > 第九章 乾清门朝会

第九章 乾清门朝会(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从这一笑一默间能很清楚地看出两派的势力对比。东林党单党人数最多并以言官为主,但齐、楚、浙及其他小党加起来的人数却多于东林党。

“肃静,成何体统!”再怎么说方从哲也是百官之首,就算再看不惯东林党,也不能让内臣看了外臣的笑话。

半刻钟后,百官趋进乾清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从哲领头,对皇帝行五拜三叩大礼。

“众卿平身。”

“谢万岁!”

这一幕看得朱常洛五味杂陈。

“太子”朱常洛在父皇的重压下熬了三十多年,只一夜风流就将这来不易的无上宝座让给了另一个人......希望他不是死了,而是代替了我,虽然研究员的工作也不轻松,但少了亡国之危的千钧重担,多了会真正爱他的父母双亲也是极好的......

官员行礼完毕后,鸿胪寺卿唱:“奏事”。

实际上,每次上朝,奏什么事、奏哪几件事、哪些衙门的官员需要进殿奏事或是陛辞,都是提前定好的。像杨涟那种擅自跳出来,一口气把户部、工部、兵部、先皇內帑、皇帝內帑拖在一起批判的行为是有很大风险的。

如果换个脾气稍微差点的皇帝,再遇上哪個人参他一本,就算不进去也得丢官。不过话说回来,对明代的言官来说,丢官入狱不见得是坏事。

当某位官员奏完一件事,皇帝当场就会有简单的批复。这是因为上奏的事情早就提前挑选好了,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的流程也走完了。皇帝只是重复一遍他的意见。除个别还有争议的问题外,这个意见通常是“照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