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副作品,是罗中立于1980创作的大幅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许新文印象里小学美术的课本上就有这幅画的介绍,可以说印象很深了。
【“一个枯黑干瘦的老人,脸上布满沟壑和皱纹,嘴唇干裂焦灼,深陷的眼睛露出苦涩迷茫的光,像是在缅怀过去,又好像在期待未来。”
“这不单单是一个农民的父亲,是八亿农民的父亲,是那个时代农村的缩影。”】
这绝对是能撼动一个时代的美术作品,据说当年罗中立画这幅画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就读于四川美院的学生(32岁),国家当时给了他400块的收藏费,将这幅作品收录于中国美术馆,而现在《父亲》已经成了无价之宝。
“我从不后悔卖掉了那幅画,因为这是我毕生骄傲的作品。”
这是当时记者采访的时候,罗中立的原话。
许新文第一时间想到这幅作品,也是因为《父亲》的影响力太大了。
那种深入骨髓的、饱满的情感,就连懵懂的孩子也能咂么出生活的苦味儿来,可在那份饱含艰辛的面孔后面,是如牛羊般的温润善良,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这是作者再透过作品朝人民诉说,告诉他们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正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副作品是真的影响了一代人,真拿出来我们学校油画专业的院长都得换我坐。妈的,可惜我现在技术不行啊......”
许新文表情显得十分纠结。
他尝试在脑子里构图,但发现不论是技巧还是感情上,都不足以支撑起他完成《父亲》这幅巨作。
不论是那细腻的笔触,对色彩的把控及运用,空间的架构能力,以及人物构建时的张力,都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
《父亲》的确是中国近代油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