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这是朕的大明 > 第二十二四章 好啊,我的好圣孙

第二十二四章 好啊,我的好圣孙(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他们猜测,朱标病逝,朱元璋这个时候召朱允炆和朱允熥考校学问,实际上就是考察他二人的心性,意志或者是对于治国的看法。

其中,如果考察他们对治国的看法,其中朱元璋最关注的,应该就是有关于藩王的问题。

作为独自开了一本族谱的老朱,对于家族和子嗣实际上是非常偏袒的。

他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凡风宪官,以王小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风闻王有大故,而无实迹可验,辄以上闻者,其罪亦同。凡庶民敢有讦王之细务,以逞奸顽者,斩。徒其家属于边。

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藩王犯的是小错,谁敢举报就会被视为离间老朱家内部关系,将会被杀头;如果藩王犯的是大错,但你并没有真凭实据,也要被杀头;如果普通人试图揭发王府的一些琐碎事情,也会被杀头,家人还会被发配到边境。

老朱护短护成这样,所以在后来二百多年的大明朝,藩王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毒瘤。

而苏轼在这篇《晁错论》中,其实对于晁错采取的是批评的态度,他觉得晁错贸然削藩这件事太唐突了。

所以,朱允炆告诉老朱,他最近在读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表明自己不会轻易削藩的态度。

另外,还可以引用刚才他说过的那句话,表明一下自己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好,不错。”朱元璋对于朱允炆的表现比较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随即,朱元璋扭过头看着朱允熥,“小崽子,你最近读了什么书?”

“启禀皇爷爷,”听到老朱点到自己,朱允熥连忙躬身行礼说:“孙臣最近在读《齐民要术》。”

“哦?”朱元璋有些诧异的看着他,“怎么读这本书。”

“启禀皇爷爷,我们常说江山社稷,其中,社,为土地,稩,为粮食,孙臣认为,我煌煌大明其根本,就是粮食,粮食富足,我大明才能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