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后,在太常寺的统一指挥下,朱标的棺椁离开东宫,被送往东陵。
整个应天陷入到悲伤的氛围当中。
到处悬挂着黑色的帏帐,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白幡。
应天所有的百姓跪俯在沿途道路的两侧
吕御姐抱着朱允熙坐在马车里。
朱允炆带着朱允熥,朱允熞身穿麻衣,头戴白帽,跟在车架的后面。
真特么晦气啊,朱允熥在心里骂骂咧咧着。
别人穿越,一穿过来都是参加婚礼,什么美娇娘依靠在床边脉脉含情啥的。
我一穿过来,先参加个葬礼。
一路将朱标的棺椁送入东陵之后,又举行了长达七天的祭奠。
每日有无数前来拜谒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贵,朱允熥回礼回的头晕脑胀。
你说这个时代,来吊唁的人也不讲究送个份子钱啥的啊!
一穷二白的朱允熥在心里默默的吐着槽。
三天后,吕御姐带着朱允熞和朱允熙回了东宫,在朱允炆的坚持下,他留下为朱标守陵。
朱允炆这一来,朱允熥只好从东配殿搬到了西配殿,把原来的住处让给了他。
当然,夏竹和冬梅他带走了,除了这俩小宫女。
他也没别的家当可带了,毕竟屋子里的摆设都是国有资产。
朱允炆这一来,整个东陵赫然分为了三派。
一派是支持朱允炆的,一派是支持朱允熥的,还有一派是中立的。
中立的人有王天养、李景云和耿玉。
支持朱允熥的有夏竹和冬梅。
不用说,剩下都是支持朱允炆的。
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自从膳房的主管宣布支持朱允炆之后,朱允熥这边伙食水平就直线下降。
每次吃饭菜都比朱允炆要少两个。
膳房的主管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预算不够,以前从来没想过东陵要长期接待俩皇孙。
朱允炆倒是没有多事,每天就在他的东配殿跟着东宫几个侍讲侍读在一起摇头晃脑的读书。
有时候会把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留下来开会,几个人在朱允炆的书房经常一呆就是一天。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