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可取的事情。
孔家有着儒家正统地位和声望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做到流水的王朝,铁打的孔家。
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和一个拥有着兵权,有着文臣武将跟随的雄才伟略的帝王做对。
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
孔颖达也就加入了弘文馆,更是受命为国子监祭酒,承认了李世民的帝王地位。
李世民拿出来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了。
进士制度。
甲乙榜。
状元、榜眼、探花,前三甲。
文武分科。
糊名阅卷。
殿试等……。
可以说,几乎和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差不多。
不过,也有所删减和改动。
毕竟,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经历了唐宋时期的验证和一步一步改善加强完善得到的成果。
李世民才刚刚登基为帝,大唐也并未完全一统,北地还有一個强贼虎视眈眈。
在此情况下,不可能完全和世家门阀翻脸,也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对大唐现有的制度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孔颖达之所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也是因为这科举制度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就是一个名正言顺地获得官职的机会。
以前,举荐制度,只会让人觉得这是依靠关系,而非凭借真才实学。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