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长罗新华站在飞桥上,目光扫过甲板上忙碌的水兵。四座双联280毫米主炮塔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校准,炮管在夜色中微微上扬,仿佛随时准备喷吐死亡。
“报告舰长,‘靖远’号已就位!”副官快步走来,压低声音道,“王管带说,随时可以出发。”
罗新华点点头,望向不远处同样熄灯隐蔽的“靖远”号装甲巡洋舰。这艘拥有210毫米主炮的装巡将作为“天京”号的护卫舰,一同执行这次危险的破交任务——虽然罗耀国的意思是让“天京”号单独出击,但是南洋舰队提督吉庆元可不敢让罗大世子单独冒险,所以就派出了“靖远”号,还让邓世昌登上“靖远”号担任舰长和罗新华搭档。
“传令各舱,准备启航。”罗新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航向东南,目标——龙目海峡!”
三胀式蒸汽机低沉的轰鸣在“天京”号舰体内回荡,烟囱喷出的煤烟被刻意控制在最低限度。巨大的铁锚缓缓升起,带起浑浊的海水。两艘战舰如同幽灵般滑出港口,消失在夜色中。
10月22日,龙目海峡。
狭窄的海峡两侧,陡峭的悬崖如同天然的屏障,将“天京”号和“靖远”号的航迹隐藏在阴影中。罗新华站在舰桥上,望远镜扫过两岸——没有灯光,没有信号,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
“舰长,过了龙目海峡,就是印度洋了。”航海长低声提醒。
罗新华深吸一口气:“18节航速,航向正西!”
“天京”号的蒸汽轮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航速迅速攀升至18节。舰艏劈开蔚蓝的印度洋海水,在身后留下长长的白色航迹。
10月24日,苏门答腊岛以南80海里。
“发现飞艇!”瞭望哨的喊声突然刺破平静。
罗新华猛地举起望远镜——东南方的云层中,一个模糊的轮廓正缓缓移动。那是一艘英国海军的“猎隼”级侦查飞艇,艇身涂着灰蓝色迷彩,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如果现在有一架飞机就好了”罗新华放下望远镜,“全速规避!左满舵!”
“天京”号庞大的身躯剧烈倾斜,蒸汽轮机嘶吼着催动螺旋桨,试图甩开空中的眼睛。但飞艇已经发现了他们,正调整航向,紧紧咬住不放。
“舰长,要不要开火?”炮术长急切地问道。
罗新华摇头:“距离太远,命中率太低,反而会暴露我们的火力配置。”他转向通讯官,“发报‘靖远’号,保持编队,全速向西!”
同一时刻,“猎隼”级飞艇上。
英国观察员汤姆死死盯着下方的两艘战舰,手中的铅笔在素描板上飞速勾勒。
“记录!”他大声喊道,“发现太平军战舰两艘!一艘疑似‘海龙二型’战列舰,一艘‘靖远级’装甲巡洋舰!航向正西,速度约18节!”
飞艇驾驶员紧张地操纵着方向舵:“要不要靠近点?”
“不!”邓肯厉声制止,“‘靖远’号上的88毫米炮能打飞艇!保持距离,继续跟踪!”
他迅速完成素描,将图纸塞进信筒,绑在军用信鸽腿上。
“快!飞回新加坡!”
信鸽振翅高飞,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10月25日,新加坡,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
胡德上将一把抓过素描图,目光扫过纸面,脸色瞬间阴沉。
“一艘‘海龙二’和一艘‘靖远’进入了印度洋?”他猛地拍桌,“他们想干什么?破交?”
参谋长快步上前:“将军,印度洋航线是我们的生命线!如果放任这两艘舰活动,后果不堪设想!”
胡德深吸一口气,迅速做出决断:“命令‘猎犬编队’立即出击!由阿尔弗雷德·霍金斯准将指挥,务必击沉这两艘敌舰!”
“猎犬编队”是英国远东舰队刚刚组建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由“君权”号战列舰、“勇士”号二级战列舰(百夫长级)、“飓风”号装甲巡洋舰以及三艘轻巡洋舰组成。原本的目标是用来破坏哥打巴鲁和金兰湾、汶莱湾之间的航线。
胡德的目光扫过海图,手指重重敲在印度洋中部:“告诉霍金斯,绝不能让太平军的战舰威胁到我们的航线!”
!-- 翻页上aD开始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