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葡聚糖也挺高,不赖。”
“嚯,少见,多孔菌甾酮从A到E都不错啊,F和G差点,瑕不掩瑜,瑕不掩瑜。”
“多糖成分还真全乎,怎么长的。渍渍……”
这几项都是猪苓这味药材里的有效成分,如今都高科技了,中医药也与时俱进,常用中草药里哪些成分有效,哪些无效都研究的明明白白,药效高低上机器一测就全出来。
梁大夫越翻眼睛越亮,哗啦哗啦直接翻到后面,中间的检测过程都先略过。
有一页是一张长长的表格。
毒性检测。
项目是什么重金属啊,生物毒素污染啊,异变检测啊,植物体内异狄氏剂、有机氯之类成分检测啊之类之类。
这很重要,这里要是有一项数据不对,前面的再好也都白搭。
好在,这份报告上,毒性检测项目全线绿灯。
其他的不用看了。
梁大夫撂下报告,又从桌上兜子里拿出一块猪苓,捏一捏,闻一闻。
不禁又赞叹一声,“好东西啊。”
然后直接开口问:“小隋啊,这是你搞来的猪苓?是野生的吧?这年月野生的少见了,好东西啊。”
隋娃听到问话才发现边上有人,马上抬起头,停下打字的手,规规矩矩回答说:“我同学家里种的猪苓,算半野生吧,种在山上野林子里的,刚三年头。”
“还是头茬!”梁大夫从赞叹变惊喜了,下意识提高音量,“好东西,好东西,弄点猪苓汤喝喝。”
结果他这一提高音量,就被隔壁李大夫听见了,调侃道:“咋?不行了?”
“滚球。”梁大夫笑着回怼一句,然后又自己调侃自己,“坐的太久,总要保养保养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