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有160个名额。
万人计划就更厉害了。
百人、千人、万人计划,其中百人和千人是引进国外人才的。
万人计划是立足国内支持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个计划里万人最难进,代表”国家需要特殊支持的人才“,这是真正能代表国家层面上的人才计划。
入选者年龄有严格的要求,领军人才基本50岁以下,拔尖35岁以下,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未来10——20年内的人才。
计划通过十年时间,遴选出一万人,所以叫万人计划。
即便是长青生物的韦博士,也没资格入选万人计划。
主要是年纪过了,以韦博士的水平,应该奔着长江学者去。
而文英就入选了万人计划,35岁以下“青年拔尖人才”。
这又公派出国,访问进修三年,回国之后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那些国字头的科研单位,大型国企,私企上市公司。
骆一航感觉自己这边还真不一定比得过。
所以才会非常不要脸的把条件都传出去,满世界嚷嚷,就为了让文英抹不开面子。
这叫君子欺之以方。
——
喝茶聊天的时候,骆一航又重申了一遍自己开的条件。
研发资金不设上限、不过问具体研发工作、研发方向一起商量、成果获利共享。
其他什么命名权啊,人事建议权啊、物资调配权啊,该有的都有。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