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汴京
“嗯,伟哥儿这次辛苦了。”张涛首先出言对张伟表示肯定。
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开口说道:“乖孙,此次往返路程以千里计算,确实辛苦你了。
但是,你把家里这些年挣的钱财,都带到扬州来,并不是太好的选择。
应该在我们老家那,继续买田地、商铺,钱生钱嘛。”
“爷爷说的是。”
“爹,算了。伟哥儿是读书人,经商的事他不懂。”
张涛跟老爷子说了一句后,接着看向张伟,转移话题道:“伟哥儿,盛家的盛紘已经升迁到汴京了。
他们一家也已经搬迁到汴京了,以后你也不能再去盛家学堂上学了。”
张伟闻言有些惊讶,从父亲说话的语气,明显可以听出来一丝嫉妒。
“没关系,再找一个好书塾就行了。”
“嗯,我儿放心,为父一定给伱找一个好的书塾。”
张涛说完又吩咐道:“明天庄学究也要出发去汴京了,你去码头送送他。”
“好的。”
事情谈完,吩咐仆人通知厨房上菜。
张伟陪着父亲和爷爷,好好地喝了几杯。
次日早上,张伟练习完吃过早饭后,便来到庄学究家。
“请学究安。”
“嗯,中明啊。难得你有心过来送老夫。”
“学究言重了,这是学生应该做的。”
“你的字写得好,功课做的也好。在老夫看来,此时的你已经可以去参加乡试了。
可惜,乡试每三年举办一次,最快也要两年之后才能参加。”
“多谢学究赞扬。”
“中明你也不要因此沾沾自喜,现在实力不足之人,两年后说不得就学业大进。所以,你在往后这两年里,还需继续努力,好好学习。”
“学生谨遵教诲。”
张伟心里知道,自古怀才不遇者犹如过江之鲫。
想在这个封建社会里混出名堂,实力、运气、背景,缺一不可。
张伟骑着马带着一队护院,把庄学究从家中一路送到扬州码头。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学究上船后,张伟翻身上马,一路策马小跑着回府。
盛紘一家因为盛紘升迁,举家搬到了汴京。
盛紘就任承直郎、新尚书台任,拥有了上朝面圣的资格。
今日是盛紘第一次上朝,混在人群中,比照着自己的规矩有没有出错。
见礼后,官家坐在皇位上开口说道;“前些日子,江浙两湖上报,说零星之处发现有蝗虫之患。
如果真有蝗灾,那就是千里赤地,颗粒无收啊。
下面的人中,有没有江浙来的人啊?”
盛紘闻言出列,从后面一直弯腰走到前面,然后向官家行跪拜礼。
接着起身回话:“臣承直郎、新尚书台任盛紘,昨日刚从扬州抵达京都。”
官家看向他说道:“朕知道你,写得一笔的好字。你来说说,现如今扬州城里有没有发现蝗虫灾害。”
没等盛紘回答,旁边一位大臣出口回话:“老臣也见过几次蝗灾,只要在它还是幼虫的时候,多养一些鸭子之类的去吃掉它,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陛下,老臣有别的事要奏。”
官家脸色沉了下来:“今日只议论蝗灾之事。”
说完抬起手指了指那位大臣:“你不要横生枝节啊。”
大臣继续说道:“天生万物,都有枝节。所从何来,无非是繁衍与继承。”
官家抬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若是内帷之事,可到书房来奏。”
这时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陛下,前日老臣求见陛下与书房。
陛下与老臣谈古,再前日陛下与书房与老臣论画。
今日臣是心急如焚,顾不得体面了。”
先前那位大臣接着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陛下还是早定过继宗室子为妙。”
官家闻言从皇位上站了起来,看向下方的众人,语气不善:“你们这是在逼宫吗?”
“陛下请息怒,这些都是臣公们的浅薄之见。陛下失爱子,陛下心痛,臣公也心痛。
还请陛下早日过继宗室,考问品德,从中选拔,立威继嗣。”
老臣说完就跪了下来,上朝的众臣子们跟着跪了下来。
盛紘有些懵,看到全部人都跪了下来,连忙跟着跪在地上。
官家见到此景,生气了:“你们这是要跟朕撕破脸皮啊,还说不是逼宫?!朕没了儿子,强撑着上朝理政。
你们这群无君无父的混账,居然在这大殿之上威逼于朕。”
官家说完招来一旁的太监喝了一口水,然后把杯子砸在地上。
台下的大臣继续出言:“老臣本不想伤陛下的心,但是今日老臣不得不伤陛下的心。”
官家指着他:“你闭嘴!”
老臣丝毫没有停顿,继续说下去:“老臣为的是要保陛下晚节。老臣恳请陛下...”
官家生气地走到他跟前指着他,大声训斥:“忤逆!你这个混账!”
老臣看起来并不害怕官家,反而说得越加大声,起劲,说完后带头跪拜管家,众臣见状跟着跪拜。
官家看到此景,无奈之下只能宣布退朝。
大臣见状出手拉住官家的衣袖,不让官家走。
“陛下,若是能定下过继宗室之事,臣就是被打二十板子也心甘情愿啊。”
官家死死地盯着他:“好好好,过继宗室之事,朕都听你的。你说立谁就立谁,可好?”
老臣听闻此言,自己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陛下是疑心老臣邀宠储君吗?”
官家不置可否地看着他,没有回话。
老臣激动地高声呼喊:“陛下,您瞧瞧我这身老骨头,这头发,这胡子,我都七十多岁了,家里没有一个孩子。
我能有什么私心啊。皇嗣为天下安危所系,往昔有多少祸乱之起,皆有策不早定,定而不决呀。”
老臣说完当场放声哭了起来。
官家也哭了起来:“我的儿子没了,谁能把我的儿子还给我啊。”官家一把坐在地上。
上朝的众臣这才纷纷起身离去,不再逼迫官家。
扬州这边。
因为还没找到私塾,张伟暂时不用上学,便在家里练箭术。
练了大约半个时辰,张伟停止了练习。
吩咐仆人把管家给叫了过来。
“少爷,不知唤老奴过来,有何事吩咐?”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