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影视:开局曲筱绡叫我垫钱买房子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第197章

朝堂上的官员不只有支持太后的,还有出声附言顾廷烨的。

“顾侯亲生经历,颇有道理。”

就在这时,刚刚因为彻查逆王一案有功,被连升四级的齐衡出列。

“臣谏院齐衡有事要奏。”

太后见她的人出来了,连忙说道:“谏议大夫,请讲。”

现在的齐衡已经被授职,实职从四品的谏议大夫,升迁速度比翰林院的官员,还要快上许多许多。

真真的印证了一句话,你奋斗半生,耗尽所有力气才能够到的台阶,不过是他一出生就拥有的垫脚石。

或许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投个好人家。

更可怕的是,他不但投了个好人家,他还很聪明,仅仅二十三岁就考中了进士。

为官不足一年,今年二十四岁,就已经是实职从四品的谏议大夫了。

一则是因为他是平宁郡主的儿子,还有他现在是太后的人,还有是因为他的岳父乃是吏部的尚书列曹侍郎,官居从三品。

年纪轻轻地,就跟为官十九载,时年四十九岁的张涛一个级别了。

齐衡听到太后的话,于是向前走了几步,来到顾廷烨的旁边站着。

正气凛然地高声说道:“先皇帝惟江山之重,承天地之意。

于宗室之中简拔陛下,援以大业。

陛下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嗣承祧。

称承继之家为父母,出身之家为亲眷。

民间尚且如此,天潢贵胄岂能违逆。”

朝中大臣们闻言纷纷点头,这才对嘛。

哪有过继给人家,继承了人家的家业之后,又要认回亲生父母的道理。

张伟此时倒是庆幸自己站在后面了,要不然官家看到他,示意他出来帮腔那该怎么办啊。

自己可还没练到那么厚的脸皮,能够大义凛然地说出,如此厚颜无耻的话语。

其实是他想多了,就凭他一个四品的散官,背后又没有代表的大人物,说出来的话分量太低,官家怎么会在意他。

韩相公站在第一排,看到官家的脸色难看,马上出言问齐衡。

“若陛下称先帝为皇考,那又该称舒王为何名啊?”

齐衡理直气壮地说道:“先帝为陛下之嗣父,所以称为皇考。舒王为先帝之堂兄,陛下可称作皇伯。”

顾廷烨随即出言力挺韩相公的话,为官家认回生父而辩驳。

可惜因为用词稍有不当,激怒了太后,被太后叫人拉出去杖责二十。

随即散朝。

太后回到宫中后,想起先帝在位时日子过得舒心,现如今先帝没了,自己又没有儿子。

过继来的儿子又养不熟,不禁苍然泪下。

就在此时,太监过来禀报,说韩相公进宫找自己来了。

太后听到他的名字就生气。

韩相公之前已经从自己手上骗走了玉玺,现在又帮着官家要认回生父,种种行为堪称无耻至极。

于是马上叫人传话让他滚。

转念一想,对付这种人,明着来是不行的。

于是又叫人让他进来,还吩咐人做了一桌子酒菜,太后答应了韩相公的请求,让他写了手谕,自己再签名盖印。

事情办完,详谈甚欢,酒菜准备好之后,两人分桌吃了起来。

酒足饱饭之后,韩相公心满意足地拿着手谕出了宫。

次日早朝,韩相公拿出了手谕,让人呈给官家。

官家看过之后龙颜大悦。

“太后不但赞允朕称亲之礼,而且还愿意追封朕的先父先母为帝后。”

官家随即转身向着空着的太后位子弯腰行礼。“孩儿感激不尽。”

礼毕,官家让人把手谕,给下面的大臣们传阅。

齐衡看到后说不可信,明明昨天太后还在坚持反对,怎么今天不但答应,还愿意追封官家的亡父亡母为帝后。

御史台的老大,正二品的御史大夫出列,声援、支持齐衡,奏请官家罢免韩相公等阿谀谗上之人。

官家见此说道:“尊先父为皇考一事,朕听太后美意。尊先父为皇一事,实在愧不敢当。

尊先母为后,朕实在是想都不敢想。诸位尽可放心,散朝吧。”

齐衡进宫求见太后。

太后见他来了之后,聊着聊着就哭了出来。

“韩大相公嘴上说着为皇帝担忧的话,却一番一番地敬酒于我。

楞活生生地把我给吃醉了。我这才签下了这个手谕。”

齐衡听到后没有立马相信太后的话,而是去了尚食局膳房,查问太后设宴的时间,和韩相公离开宫里的时间。

对比之后,齐衡相信了太后的话。

于是齐衡召集手下的一众御史,跟他们说了此事。

次日早朝,齐衡带领一众下属,在朝堂上对韩相公发难。

“韩相公趁太后酒醉未醒,伪造太后手谕,假盖太后印玺。

中书省门下,竟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

真是令朝野震惊、天下耸动、人神共弃。”

大殿上的众人听到此话,不由得大为震惊。

想到之前韩相公,从太后手上借了玉玺不还,想来现在做出此事也是有可能的,便没有出言力挺韩相公。

韩相公闻言也气炸了,先前那事是真的,现在这事可就是冤枉他了。

“小公爷竟在朝堂上公然污蔑上官,该当何罪?!”

齐衡不怕他:“大人,您敢与太后对质吗?”

官家闻言开口了:“太后称病不上朝,意欲撤帘还政,齐大人要慎言。”

韩相公面上严肃:“手谕乃以后亲自盖印,你们说是伪造就是伪造的吗?!”

官家也接过话茬:“朕只求一个孝字,只要能尊先父为皇考就心满意足了。

虽然太后慈恩,额外答应朕追封朕的先父先母为帝后,但是朕不是得陇望蜀之人。

先皇依然是天下之主。诸位御史尽可放心。”

随即两波人又在朝堂上吵了起来。

最后以御史台的御史被贬结束。

可是官家认回亲生父母之事却还没正式结束。

朝堂上一直吵闹了几个月,依然没有得出一个结果。

官家的儿子桓王请奏官家,说要彻查盐务。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