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小说 > 影视:开局曲筱绡叫我垫钱买房子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次日早朝,齐衡和一众御史齐齐上奏,称工部的官员在兴修水利、道路时私吞粮食。

最后工部的两位侍郎,推了一位郎中出来背锅,将此事顶了下来。

郎中被勒令交还昧下的粮食,然后再罚款一千两银子,接着被撤职,打发回家养老。

齐衡一行几人揭发有功,被提拔。

齐衡身上多了一个正四品的散官官职。

工部的两位侍郎以为事情结束了,心里正在庆幸此次逃过一劫,没想到官家却暗地里派人下去彻查此事。

一个月后案子水落石出,两位侍郎眼看瞒不住了,商量之后,让右侍郎出来认下此事,把所有的罪名都揽在身上。

右侍郎因此被撤职,还被罚款一万两银子。

官家命令他在一个月内交齐罚款,然后告老还乡。

一个礼拜后,此人交完罚款,此事才算完结。

张伟举荐正四品的太常寺卿盛长柏,接替了他的职位。

海家父子、齐衡等人力挺,盛长柏顺利被提拔为从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自此,每年服徭役的民众都不用再吃稀饭,而是吃上了白饭、馒头、青菜,甚至还有少量的肉和骨头汤。

工部负责兴修的水利和道路,效果也好了许多。

次年,张坤十四岁,张伟为他办理入学国子监,从此正式成为监生。

张坤也因此可以享受免考童生、秀才,直接去考举人。

又过了一年,时年七十六岁的张老爷子逝世。

当朝极为注重孝道,父母去世,作为儿子的要辞官回家守孝三年。

这个规矩自古以来就有,因为儒家孔圣人认为,每个人自出生以来,有三年是在父母怀里渡过的。

这三年是爹娘最累的三年。

所以爹娘去世,当子女的也得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恩情。

身为开封府丞的张涛也没有例外,办理好停工留职,就离开了岗位,只保留官员的身份。

张涛夫妇护送老爷子的棺木回老家安葬,处理好老爷子的身后事之后,便在老家为其守孝。

最理想的守孝是在坟堆附近搭个棚子,在棚子里吃住独居。

但是这事比较难为人,也太苦了。

所以民间习俗一般都是在家里守灵堂和牌位。

次年,老太太也随之逝世。

张涛夫妇在为其办了后事之后,在家守孝。

三年后,张涛夫妇再次回到了汴京。

此时张伟已经三十九岁,张涛也已经六十五岁。

官家给了张涛一个,从三品的散官银青光禄大夫,用以荣休。

张涛自此不用工作,就能拿到大量的俸禄。

没过几日,盛家老太太逝世了。

盛紘夫妇把她送回老家安葬,然后在家守孝。

任职工部尚书六年的张伟,调任礼部尚书。

次年,官家立下太子,时年四十岁的张伟,被加封从一品的太子太师。

同年,二十岁的张坤如愿考中了进士。

长相英俊的他,被官家相中,钦点为探花郎。

接着被官家赐婚,娶了官家的长公主,被封为从五品的驸马都尉。

自此张坤的文官之路中断,官家为此加封他一个勋爵(正五品的子爵,不能世袭)以做补偿。

张坤在成亲后搬出了张家,住进了公主府。

张伟只能继续培养,其余的儿子来继承家业。

次年,边关传回消息,说辽国正在集结兵马。

官家磨了十多年的利剑,如今终于可以出销了。

随即下令让沈大将军和张伟一起,带兵前往边疆支援顾廷烨。

张坤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张伟便把他一起带上战场。

“张大人,此次您父子齐齐上阵,为国出力,倒是令本官大为佩服啊。”

“沈大将军说笑了,本官是想为我儿积累一些军功。

我儿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成为探花郎,结果娶了公主断了文臣之路。

现如今只能走武将的道路了,到时候还须沈大将军代为关照啊。”

“哈哈,难得张大人如此坦诚。

其实轮起来,本官还是长公主的舅公。”

张伟闻言马上向着一旁的张坤使眼色,后者也还算聪明。

连忙上前行礼。“见过舅公。”

“哈哈,驸马爷多礼了,以后就在本官帐下效力吧。”

“谢谢舅公。”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边关出发。

大概一个月后,终于到达了边关。

“顾侯。”

“仲怀兄。”

“中明,沈大将军。”

打完招呼后,几个随即客套起来。

戍边十几年的顾廷烨,看起来老了很多。

见到两人带兵前来支援,客套几句话后便直接进入主题。

三人召集手下的将领,一起过来大营商量战事、战略。

“如今辽国的兵丁已经在城下围困,时不时的还会派兵攻城。

此城有本侯镇守倒是问题不大,就怕隔壁的几座城池抵挡不了。”

帐中众人随即纷纷开口请求前往驻守。

最终商量结果是分兵驻守,张伟带上三千兵马离去,驻守隔壁的阳城。

沈大将军带领三千兵马驻守隔壁的藤城。

辽国的兵丁多是骑兵,机动性强,来去速度飞快。

但是并不擅长攻城,张伟到了阳城之后据兵镇守,没有理会城外辽国兵丁的挑衅,就是不出城应战。

城外的辽国兵丁在围了三日之后,便开始攻城。

城内的弓箭、石头之类的防御武器充足,张伟打算先跟他们耗一段时间。

半个月后,城外的辽国兵丁伤亡惨重,却依然没有丝毫攻下城池的迹象。

城外的八千辽兵,此时只剩下不到七千人。

因此辽兵军心涣散,大多都不想继续攻城。

而张伟带来的三千士兵,加上原来镇守此地的两千多名士兵,一共有五千多名士兵。

打了半个月的仗,损失了一百多名士兵。

受伤了的三百多个士兵,即使是最严重的士兵,最多修养个半年左右又是一条好汉。

此时张伟的手下已经不足五千名士兵。

次日,城外的辽兵放弃了攻打阳城,转而合兵攻打顾廷烨镇守的舒城。

顾廷烨镇守的舒城乃是军事重镇,防守兵力充足,有超过一万五千名士兵,而且粮草充足。

面对城外号称五万大军的辽兵,顾廷烨防守得密不透风。

辽兵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后,才有士兵攻上城墙。

顾廷烨见状亲自带兵上去支援,两刻钟后把城墙上的辽兵干掉,重新夺回城墙。

感谢书友LYYq、的月票,还有谢谢书友们的订阅和推荐票,谢谢大家。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