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很快就被摘出去了,天启接着开始向文官发难,免职一大群,山东发生民变地区的官员。
“回陛下,如今首先要做的,不是追究官员的责任,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民变。”
“爱卿有何高见?”
“微臣不敢,微臣心中只是有个小小的想法,一些浅见而已,想说出来,让陛下和众位大臣,一起商议、讨论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说吧。”
“臣遵旨,臣觉得应该从京城调兵前去,再联合当地的兵丁,一起镇压反贼。”
“陛下,反贼可是号称十数万,要是从京师调动兵马,少了作用不大,多了京城防守薄弱,唯恐有贼人乘虚而入,攻打京城呀。”
经过大臣们的一番争论,最终天启决定从京师调兵五万,前往山东平叛。
“不知哪位爱卿,愿意挂帅前去平叛?”
大殿之内,随着天启的话音落下,变得极其安静,简直就是落针可闻。
张伟抬头向着殿内看去,只见凡是天启目光所至,大臣无不低头。
张伟见状起身走出来,向着天启行礼:“陛下,臣愿意领兵前往。”
随着张伟说话,大臣们开始张口,指责张伟不懂规矩。
“你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有什么本事带兵打仗?”
“你一区区二十出头的小儿,如何能当大任!”
天启要他们去,他们不愿意去。
张伟想去,他们又跳出来指责张伟。
因为要是没有人愿意去,那大家都没事。
有人愿意去,就把他们衬托为一个贪生怕死的形象。
张伟听到他们的指责,扭过头来,愤怒地看着他们:“微臣虽然官小势微,但至少愿意为君分忧。
你们要是不让我去,那你们就去。”
刚才还很嚣张的大臣,此时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还是那些一直保持沉默的官员识趣,不说话,进可攻退可守。
张伟说完看向天启:“承蒙陛下厚爱,亲自点臣为状元,臣一直心怀感激,感激涕零,如今难得有机会报效陛下。
请陛下准许微臣领兵,前去山东平叛。”
“要是朕没有记错,张爱卿今年才二十三岁吧?”
“回陛下,是的。”
“那爱卿可有信心平息叛乱?”
“陛下,有志不在年高。古有慕容霸十三岁勇冠三军,岳飞十六岁收复随州,霍去病十八岁战功封侯。
臣今年二十有三,也是时候为陛下排忧解难了。”
天启看着大殿之上的张伟,瞬间被他的豪气所感染,开口就要答应他的请求:“既然爱卿有信心...”
“陛下,三思啊。张伟一阶小儿,如何能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另择良臣。”
眼看就能拿到大权,跳出翰林院,不用再被学士压着,张伟岂能让机会白白丧失。
“陛下,臣若不能平叛,提头来见。”
“朕准了。”
“臣张伟,谢陛下信任。”
君臣之间一唱一和,就把事情定下。
没等大臣们继续出言反对,天启直接起身离开。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