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贾赦吃瘪,邢夫人端起茶盅,不阴不阳地笑了笑道:“我寻思着珩哥儿现在又是军机大臣,又是京营副使,又是一等男,又是锦衣都督,又是五城兵马使……这往工部说上两句,人家还不给几分体面?”
这话说的,众人心头都是一动,当然不是对邢夫人“如数家珍”的“报官名”一个不少感到惊讶,而是“珩大爷从来都有办法”。
王夫人抬起面容,捏了捏袖中的佛珠,嘴唇翕动,似心神不宁间,唤醒了“求求”的叠词音节记忆,但旋即就被王夫人压了下去。
那天之事,每每想起,只觉心如油煎,痛不欲生。
事实上,如同m,底线一旦被突破一次,之后就是……
贾母闻言,转头看向贾珩,问道:“珩哥儿,这事儿你瞧这怎么办?”
贾政忧切道:“京察,由吏部和都察院会同,子玉也不好……唉……”
贾政显然也是想做官的,难免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贾珩沉吟说道:“是工部哪位侍郎要拿老爷出来充数?”
贾政想了想,说道:“就是潘大人,赵尚书不在时,就由他现管着部务。”
贾珩沉声道:“京察是朝廷大计,工部胆大妄为,借机构陷同僚,实是有失公允,老爷可到都察院寻御史举告,至于工部,我其实不好介入。”
他最近派人暗中调查两位工部侍郎在皇陵贪腐一桉的前因后果,而且也渐渐有了进展,只是此事隐秘,不好张扬。
退一步说,哪怕贾政受了冤屈,那待皇陵贪腐桉发,工部震动,那么贾政就是受得奸佞排挤的廉直之臣,对贾政反而是一桩好事儿。
贾赦皱眉道:“御史能济事?这是人家工部摆明了欺负咱们贾家,否则,以我等勋贵之家,一门双国公,他们胆敢如此将贾家不放在眼里?”
这自是在指责贾珩,你这个族长是怎么当的?连贾家的声势都维持不住?
贾母面色变了变,道:“也不能这般说,朝廷有朝廷的规矩。”
贾赦道:“珩哥儿往工部去一趟,我料那些官儿再不敢胡乱攀诬!”
史鼎媳妇儿静静看这一幕,倒有些后悔方才无端挑起话头。
另外一边儿,黛玉与探春交换了个眼色,罥烟眉拧了拧,似在思索着什么。
贾珩冷冷也了一眼贾赦,沉声道:“我为锦衣都督,武勋之臣,如是给两位侍郎施压,大老爷以为不会引起群疑满腹,朝野沸腾?说不得对二老爷还起了反作用,那时官场只会以为我贾家目无纲纪,依仗权势,横行不法。”
贾赦却自以为拿捏了贾珩错处,冷笑道:“二弟素来兢兢业业用事,如今遭小人构陷,就不怕群疑满腹,朝野沸腾?我看你这官儿当的越来越大,胆子是越来越小了。”
说着,讥笑一声,道:“也是,在家中也就训斥训斥宝玉,摆摆你族长的派头儿。”
此刻的贾赦,声色俱厉,尖酸刻薄。
贾赦自觑没有什么可以求着少年权贵,此刻得住了话头,只想将过往一些憋屈、愤满全部发泄出来。
王夫人闻听此言,眼角皱纹都舒展着喜悦,心绪激荡,掌中拿着的佛珠,紧紧攥着,微痛犹不觉。
这话真是太得她心了!
有能为,帮老爷出这口气,一直逮着她家宝玉教训是个什么道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