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默沉吟道:
每年朝廷为了保障漕运,都会拨付一笔经费用来馈给漕粮卫所需的粮米,赵默身为阁臣,自然心知肚明,这时打起了漕运衙门的主意。
杜季同:
杜季同苦笑了一声,诉苦道。
本来还以为能看戏,谁知打秋风都打到他这里来了,不过,向河道衙门拨付一笔,来日也好奏疏具陈,插手河务。
然而,就在这时,贾珩乜了一眼杜季同,淡淡道:的结果,就是其人一定会上奏疏提及此事表功,然后再让执掌户部的杨国昌重新拨付一批,他图什么?
其为漕运总督,加淮扬巡抚,一分钱都不出,此事回头复盘,浙党的两位要员必然是要拿来说嘴的。
杜季同闻言,心头一凛,生出一阵烦躁,只觉吃了个暗亏。
赵默惊讶不已,问道:
内务府拨付了一百万两给河东衙门,此事先前还被一些神京官员议论过,劳民伤财。
贾珩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道:
当初内务府拨付给东河河道衙门一百万两白银专款,现在都没有用完。
而河堤则从开封以西一直修到萧县,大多数用来置备土木石料,几乎用到十成十,就这还剩十几万两。
而这次修河经历,也让贾珩切身体会到修堤之事严重。
清代乾隆年间,丰工用银,河督奏报需用银一百二十万两,治水名臣郭大昌打了两次对折,用了三十万两就能修好,就知道这些人是什么德行,四分之一,用之不足三成,全部让河臣贪墨了。
赵默一时无言,以其宦海沉浮多年,仍有一些震动。这永宁伯简直······
徐开看向那少年,心头同样生出一股感慨。
中原平乱不费朝廷一两银,平叛以后还向朝廷输送了百万石夏粮,营造河堤更是将每一两银子花到实处,还给天子寻到了一座金矿····..
天子为何对其信重有加,言听计从,也就不足为奇了。
贾珩面色淡淡道:
有一说一陈汉沿袭明制,官员俸禄的确有些低了。
其实可以在大汉行制度,然后再高压反腐,将反腐抄没的钱财,划出一部
分比例,用作养廉银基金,发给反腐官员作为绩效。
腐败是人性,以人性对付人性,再辅以技术手段,比如财产公开、大数据等一系列手段······老鼠给猫带铃铛。
其必言,虽有官而视之如盗,官不聊生,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