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六十七章 阿穆尔河新气象(三)

第一百六十七章 阿穆尔河新气象(三)(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争议地区地理地图

位于和田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间,是半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北为西昆仑山背斜带,南为古生代褶皱带。东南部的地表径流归宿于山间局部洼地,形成许多咸水湖,如阿克塞钦湖、萨利吉勒及腾格湖,属封闭性部分;西北部地表径流汇集为喀拉喀什河,流至塔里木盆地,为和田河西源,属外泄性山间盆地性质。盆地海拔几乎都过4ooo米,而位于喀拉喀什河谷的康西瓦,为3986米;东南部的阿克塞钦湖,湖面海拔为499o米;萨利吉勒湖,湖面为5181米。盆地内的山峰大多过6ooo米,山口大多过5ooo米。如喀喇昆仑山口为5568米,其东南的天文点为5565米;空喀山口5278米。

气候

阿克赛钦海拔较高,高寒气候。以康西瓦为例,年平均温度为-o.6c,1月平均温度为-11.3c,7月平均温度为9.8c,无霜期1o天,1oc以上活动积温为2oc。天文点年平均温度为-9.8c,1月平均温度为-,7月平均温度为3c。盆地位于雨影面,西南季风很难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西风气流也难越过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实测年降水量均不到1oo毫米,康西瓦36毫米,天文点47毫米,空喀山口仅29毫米。

军事位置编辑

阿克塞钦古以来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孔道,新藏公路从这里经过,阿克塞钦阿克塞钦是由新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阿克塞钦居于中亚的制高点。紧邻印度的都和中心城市。一旦中印生战争。中国的重装部队从阿克塞钦冲下来,可以轻易而举的攻破印度都新德里,而孟买等印度的经济中心地区就变得岌岌可危。中国如果从阿克塞钦攻打印度,很大程度上会使印度再次战败。巴基斯坦是牵制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控制中亚的桥头堡和稳定新疆的屏障。而且阿克塞钦紧邻印度和巴基斯坦争议地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爆时中国可以有力地支持巴基斯坦,很大程度让印度战而不胜,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阿克塞钦对在印度来说是一块关键的地区。印度也清楚这点,所以印度多次要求中国把阿克塞钦给它。同时阿克塞钦是中亚的制高点。居高俯视中亚各国。阿克塞钦在军事上公认:中国在阿克塞钦进可以制服中亚各国,退可抵挡中亚各种势力的渗入。军事上公认由于中国拥有阿克塞钦。所以到2oo9年1月为止的几十年来不管印度怎么展军事。印度都处在被动防守。阿克塞钦牢牢控制着印度。保证了中国西南后方和新疆的几十年的安全。同时牵制了印度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大大延缓了印度的展。到2oo9年1月为止,中国和印度边界状况在世界上公认是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阿克塞钦边界问题牵制了印度几十年。浪费了印度大量的国力。使中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展了几十年。只要阿克塞钦边界由中国控制的这个状况保持下去,在2oo9年未来的几十年印度还要被迫处于防守,被迫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同时还有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因此在2oo9年以后的几十年内印度赶上中国都是被公认为几乎不可能的。同时到2oo9年1月为止的中印边界状况对中国来说处于巨大的战略优势中,中国可以比较容易的制服印度。使印度在2oo9年的几十年对中国都不会形成真正的威胁。

资源编辑

阿克塞钦

阿克塞钦

盆地虽然地势较高,但地势平坦,且有几处山口可至克什米尔地区,自古以来为新疆至印度次大6以及从塔里木盆地经克什米尔至中东各国的捷径,南疆各地去沙特阿拉伯朝圣的******,过去多取此道。建国后,这里建成新疆至西藏阿里地区公路,通阿克赛钦盆地的线路约4oo公里,至喀喇昆仑山口、空喀山口等边防点也有公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北部已作初步查勘,从康西瓦至大红柳滩间为伟晶岩密集区,已现电气性能良好的工业云母,伴生锂、铍、铌、钽、铷等稀有金属。并现近2o条锂辉石矿脉,大多可露天开采。

主权问题编辑

阿克赛钦是由新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阿克赛钦在元朝后期准噶尔的大军及蒙古熬茶礼佛的行旅都是从此进西藏,满清雍正时设立拓置局管辖,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解放军就是从阿克赛钦到阿里的。1846年英国吞并查漠--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应归英印政府统治。在未等清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便占领拉达克地区。后来,在标定拉达克和西藏的边界时,英国侵略者为了寻找一条便于侵略中国新疆腹地的捷径,于1865年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约翰逊潜入新疆南疆地区,从拉达克进入阿克赛钦最后到达新疆的和田,通过“勘察”绘制地图,把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同时把阿克赛钦、摩河谷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划入附属英国的印度克什米尔版图,将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标画进英国和英属印度,将中国和印度分界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即所谓“约翰逊线”。对于这条“约翰逊线”,英国政府并未知会当时的清政府。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