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正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残部,领头的是第五军副官王亚东,在1940年2月抗联第五军完全被打散。第五军军长周保中带残部进入苏联。王亚东因伤病留在?牡丹江宁安山区?。他组织起十余名同样失散的战士和群众(包括其妻子冯淑艳)来到这里,他的妻子冯淑艳也是一位女中豪杰,曾用驳壳枪点名过几名日军指导官。他们在?宁安二道河子、镜泊湖周边?的深山密林中已坚持斗争了两年了。
王亚东受周保中所派,曾在1937年策反了他的表弟宁安县伪森警大队大队长李文彬,李文彬后来任抗联五军三师师长,后牺牲在宝清。
众人在山洞商议是否寻找那群人,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支持的人认为那群人意图很明显想和他们联系,可能是主力回来了,要抓紧时间取得联系。反对的人理由也很充分,日军不是没这样假仁假义过,当时第五军困在山区,日军就让间谍送粮、送物,结果抗联被渗透的千疮百孔,这也是抗联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决定再等等看。
他们此时已极端困难,基本丧失主动出击能力。以采集野果、狩猎、捡拾丢弃物资为生,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他们曾为获取给养,袭击过给养运输队、小型据点,但随着武器弹药的消耗,不得不停了下来。
同时他们?与群众联系非常困难,日伪推行“集团部落”(归屯并户)和保甲连坐制度,隔绝了抗联与群众的联系,使他们获得补给和情报极其困难。
王亚东这群人完全被隔绝了,他们也试图寻找组织和抗联其他失散人员。但谈何容易,主力的撤离,组织的破坏以及组织内的日伪间谍问题让他们举步维艰。
事情在商议后的第三天发生了转折,冯淑艳早上起来在山洞口发现了一封信件,她连忙叫来王亚东、林虎。三人展开信件阅读,信中来信人并没有表明自己身份,只是询问他们是何身份,同时让王亚东他们安心呆在营地,称他们若有困难,可在捡到粮食的地方用信件联系,来信人会尽量为他们解决。
王亚东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明白自己和林虎拿粮食的时候被人跟踪了,别人昨晚到了自己的营地,已方还毫无察觉,好在那群人没有恶意。
冯淑艳道:\"这些人应该是我们自己人,可以试着接触一下。\"
王亚东道:\"我们还是要转移一下营地,小心无大错。我们也可以和他们进一步联系。\"
当即一行人转移了营地,王亚东、林虎去了捡粮食的地方附上了一封信。信中表明自己的身份,要求对方为己方补给枪支和弹药。
三天后,王亚东、林虎再次来到这里,十支驳壳枪和300余发子弹赫然就在那里,还有一封信。两人将枪支弹药带回了营地,与众人商议后,他决定依照信中所写联络地点与那群人取得联系。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