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十国风华 > 第三百零四章 赵匡胤拜见

第三百零四章 赵匡胤拜见(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杨骏轻轻端起茶盏,袅袅升起的热气氤氲了他的眉眼,为他平添了几分深沉。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老将亦需循规蹈矩。譬如这蜂窝煤,不论其原煤源自何山何岭,若不依循古法,适量掺入黄土,精心打孔,终是难逃燃烧时烟雾缭绕的命运。赵将军以为,此言可有道理?”

赵匡胤闻言,目光掠过杨骏那泰然自若的面容,嘴角忽地勾起一抹笑意,仿佛春日里不经意间绽放的花朵:“大人以禁军喻煤,确是生动形象。如此说来,赵某这便返回营地,整肃军备。待到明日早朝之时,咱们便瞧瞧,那些‘原煤’们,是否甘愿接受大人这把‘筛子’的考验与筛选。”

“哈哈,这些不过是我浅薄之见罢了。既然陛下已委派赵将军助我一臂之力,想来赵将军胸中自有沟壑,见解非凡。此番赵将军莅临,想必不仅仅是聆听我这番浅陋的想法吧?”

赵匡胤闻言,爽朗大笑,声如洪钟:“哈哈,杨大人果然机敏过人,什么也瞒不过你。遥想往昔,陛下尚居潜邸之时,吾二人便与杨大人有旧。那时,我便对杨大人的斐然文采钦佩不已,未料时至今日,高平之战中,杨大人在武略上亦是展现出不凡之能,真乃文武双全之士啊!”

杨骏闻言,连忙摆手笑道:“赵将军过誉了。我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不过是蒙陛下错爱,在潞州烧了几堆煤,在天井关拦了些溃兵,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几分:“倒是将军,高平之战率两千铁骑破阵,那股悍勇之气,才是真能定乾坤的力量。此次禁军改制,既要立规矩,更要保锐气——将军的铁骑,便是这锐气的根基。”

赵匡胤收起笑容,神色郑重起来:“杨大人明鉴。赵某担心的是,那些老将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说侍卫司的李重进,手握兵权不说,又是太祖外甥,真要动他麾下的人,怕是会牵动外戚势力。”

“李重进那里,我已有计较。”

杨骏指尖在案上轻轻画了个圈道:“李重进虽为外戚,却也知军纪为何物。他所依仗的无不过侍卫司,当下殿前司地位低于侍卫司,那么我们就从这里出手,首先对侍卫司马步军进行汰除老弱和点选精锐的工作;其次,对殿前司的扩建,挑选出来的精锐亲军组成新的殿前司所属诸班亲军!”

赵匡胤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妙!此计一箭双雕!既借‘汰弱’之名削了侍卫司的根基,又以‘选精’之由壮了殿前司的筋骨——李重进便是有怨言,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总不能说自己麾下的老弱该留、精锐不该升吧?”

他绕着案几踱了两步,玄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语气中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只是这‘点选标准’得定得巧妙。若只看弓马娴熟,侍卫司那些老兵油子或许还有几分蛮力;但若加上‘军纪’‘心智’两条——比如队列是否齐整、令行是否禁止、甚至识不识字,那些骄惰之辈便露了原形。”

杨骏轻轻颔首,眸中闪烁着赞许之光:“此计甚妙,正和我的想法,我准备写个折子,将今夜你我之谈及所思所想,详尽道来,呈于陛下御览,再观圣意如何。”

赵匡胤闻此,面色忽而略显黯淡,一丝意兴索然不经意间掠过眉宇。杨骏心思细腻,当即捕捉到这微妙变化,温和探问:“赵将军,莫非心中尚有未尽之言?”

赵匡胤连忙摆手,笑容中带着几分勉强:“非也,杨大人多虑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此乃我等本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