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一军师 > 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讨三韩

正文_第一百九十九回 征讨三韩(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高句丽,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

高祖刘邦建汉之后,高句丽作为一个塞外各民族混合部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政权的高官号“主簿”,隶属于汉玄菟郡高句丽县。

从历史来看,汉武帝时期,“高句丽”这一名字为班固所著的所提及。这是第一次有史书记载,“高句丽”其本身没有单独的文字可记述。

“高句丽”,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

扶余,扶余国,又作“夫余国”,夫余国的王族来自春秋鲁国的公室,是中土流人瑕丘仲后人,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扶余人,无论是王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与辽东南部的三韩民族没有太大关系。

濊貊,又称貉、貉貊或藏貊,“白民”,“毫人”或“发人”,以农业城栅为特点,不同于游牧族。

“濊貊人”这一词语并非指一个确定的民族实体,而仅仅是史家对出现在东北这一特定地区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濊貊人在半岛的分布从未离开过传统汉四郡地区,与三韩部落,是完全牵扯不上任何关系的。

“高句丽”的文化中,炎帝曾出现在“高句丽”壁画上,四神崇拜、伏羲与女娲图、神农图、道家羽衣仙人图等,均体现了中原对高句丽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明了高句丽也是炎黄后代,而非其他。

三韩,一为马韩、二为辰韩、三为弁辰。

马韩在西,下辖五十四“国”,北接乐浪,南临“倭岛”;

辰韩在东,共有一十二“国”,其北与濊貊接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